深圳龙岗声乐培训班 龙岗前台风水培训班


龙岗是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交融之地 。龙岗作为深圳客家文化的聚集地 , 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 , 客家围屋星罗棋布 , 民俗非遗传承绵延不绝 。目前 , 龙岗区有196个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 其中龙岗街道就占了40个 。而依托街道鹤湖新居所设立的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 , 在去年底被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 这也是龙岗区首家“国字号”的博物馆 。12月4日 , 龙岗区举办鹤湖智库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 邀请一流专家学者为龙岗文化发展出谋划策 , 助力文化强区建设 。

深圳龙岗声乐培训班 龙岗前台风水培训班

文章插图

正埔岭 。
事实上 , 除了鹤湖新居 , 龙岗街道还有浓缩了客家历史文化精华的梅冈世居和正埔岭 , 兼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正埔岭围龙屋等客家围屋 , 它们都是深圳东部地区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 , 有着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龙岗街道还被评为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舞龙艺术)之乡” , 舞龙艺术被列入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其舞龙队在省市乃至全国获殊荣无数 。甚至“中国学生舞龙舞狮训练基地”也落户在辖区的龙岗中学 , 将非遗文化的传承扎根在青年一代人中间 。
接下来 , 请跟随晶报记者的脚步 , 我们走近龙岗街道那些风韵独具的文化遗迹 , 感受客韵新城的别样魅力 。
梅冈世居: 百年客家围屋风韵
梅冈世居是客家历史文化之精华 ,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 , 它依然是独特的存在 , 放射灿烂的人文之光 。两百多年的世事沧桑 , 这座古宅承载了从清中晚期客家人的创业、发展、辉煌等一系列历史和文化变迁 。
上世纪80年代之前 , 梅冈世居都是杨梅岗村赖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 。之后 , 赖氏族人搬离并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 。上世纪90年代 , 世居内的空地上建起了厂房 , 出租给经营者 , 世居被反复拆分 , 改造成出租屋 , 世居失去了“围”的特征 , 也再难寻觅到家的气息 。
【深圳龙岗声乐培训班 龙岗前台风水培训班】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 梅冈世居也在适应不同时代的审美变化 ,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 , 她不断与时俱进 , 转化升级为“宜居、绿色、人文、智慧型”都市田园风光 , 留住人们对客家历史文化的记忆 。
借助龙岗区城市建设和项目开发的契机 , 梅冈世居将重新绽放她的光彩 。
2011年 , 杨梅岗43万平方米土地被纳入城市更新范畴 , 其中就包括梅冈世居及周边部分古建筑;2016年 , 梅冈世居被评定为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 , 并被纳入首批客家古民居活化利用示范点 。为了保护历史建筑 , 传承客家文化 , 有关部门和单位一方面对这些古建筑进行清空、修葺;一方面立足保护与传承 , 制定活化利用方案 , 致力让古建筑为新城区增添文化魅力 。
梅冈世居坐南朝北 , 总占地面积为6510平方米 , 建筑面积为4126平方米 。面阔67.5米 , 进深63.2米 , 建筑内共有71间房屋 。梅冈世居围屋的总体框架是以祠堂为轴心的形式 , 环环相套、层层围合 , 形成一个封闭的外部空间形态 , 并且有着极强的防御功能 , 墙体厚实 , 对外有作战窗眼 , 有着传统的住宅内向凝聚性的特征 , 承袭了客家围屋的建筑风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