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寒食节风俗有禁火、拜祖、饮食、插柳、踏青 。
1、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 , 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
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 。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文章插图
2、拜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 。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文章插图
3、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
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 。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 。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文章插图
4、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 , 佩麦叶来代替柳枝 。
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文章插图
5、踏青
盛兴于唐宋 。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文章插图
寒食节的习俗是什么寒食节的风俗有:禁烟火、吃冷食、祭扫、踏青、插柳、秋千、蹴鞠、咏诗等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
1、寒食节饮食习俗
寒食节饮食的东西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粳饭等;寒食节的供:面燕、蛇盘兔、等 。饮料有:春酒i、新茶、清泉甘水等 。这些大多用来祭食盘兔,寓意盼望国家富强 。
2、寒食节插柳习俗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来是怀念介子推所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流传民间也就有”清明不戴柳 , 红颜成白首“之说 。插柳是
插柳是一种习俗 , 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樯”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用来预报天气,古谚语说:“柳条青 , 雨蒙蒙;柳条干 , 晴了天” 。俗话说:”又栽花花不发 , 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哪 , 就活到哪里 。
插柳有三种含义:一表惜别,在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二表挽留,在李白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表祝愿,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以此来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
3、寒食节踏青郊游习俗
寒食节也叫踏春 , 这始于唐宋 。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踏青的场景:岁清明日,都人踏青 , 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 。在花草返青的春季 , 人们结伴到郊外去踏青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晋书》记载,每逢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到唐宋最为盛行 。
4、寒食节荡秋千习俗
秋千原本在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的游戏项目 。据史书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 。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
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那时候的祖先们为了谋生,需要上树采摘果实 。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抓住藤蔓来回摆动,上树或者跨越沟壑,这就是秋千的雏形 。
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它有很古老的叫法,叫千秋,后来为了避忌 , 改名秋千 。古代的秋千是在清明、寒食后才有的,而且仅仅是宫廷贵族们的男女游戏使用的 。
5、寒食节吟诗习俗
在寒食节时候 , 文人墨客们或者思念亲人,或者是借景抒情,感慨良多,灵感顿生,或诗兴大发等 。据《全唐诗》记载里有唐玄宗、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们来创作关于寒食节的诗词 , 都丰富了文人的生活娱乐 。
6、寒食节春天卫生习俗
这得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来讲 , 由于春节期间大都的人们吃了不少的大鱼大肉,所以应该要好好的清理一下肠胃 。这样不仅可以健康,还可以让自己的头脑清醒 。在寒食节这天人们大都出去采集野菜,这不仅锻炼身体,还能调养自己的精神上生活问题 。
在春季时候人们容易肝肺上火,失调,所以要缅怀一下先人,寄托哀思,起到悲克怒的作用,对肝肺的调理有好处 。
7、寒食节蹴球习俗
蹴球盛行于唐,据史书记载《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 。植两修竹 , 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 , 球工分左右朋 , 以角胜负 。”这就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
蹴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到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皇帝们都重视蹴球运动,并把它当作一种军事训练 。
8、寒食节祭拜扫墓习俗
寒食节祭拜扫墓在南北朝到唐前期被视为“野祭” 。人们每家每户都会到自己的祖坟上,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上滚下来 , 用柳枝或者起个疙瘩穿起,置于房中高处 , 意为沾上先祖的德泽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文章插图
寒食节有哪些风俗寒食节风俗:
禁烟火 寒食禁火的风俗在周时就已定型,禁火称之为断火或内火,这是寒食节习俗;重新点火叫做新火,这是清明节习俗 。
吃冷食 随着禁火风俗而来的,便是吃冷食的习俗 。这也是人们称寒食节为冷节的原因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文章插图
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 , 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文章插图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 。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
【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