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唐宋八大家 , 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领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诞生了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品
韩愈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闻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 。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
苏轼
诗文作品《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
苏洵
诗文作品《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
苏辙
其他作品《栾(luán)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3卷 。
曾巩
诗文作品《寄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
欧阳修
诗文作品《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王安石
诗文作品《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
唐宋八大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唐诗宋词历来就是文人墨客所标榜和传颂的千古话题,不过话又说回来,要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又怎么能绕的过去 。唐诗宋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确乎是取得极大成就的文学作品 , 其对我们的影响十分深远,即便是到了现在,影响力依旧十分强劲 。其中的佼佼者当属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的八位文学家 。
不仅在上学的时候我们要学习唐宋八大家的诗词 , 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提到他们 。特别是他们的代表性诗词作品更是常常在茶余酒后频频呈现,更有甚者一些尤其的兴趣者更是不仅读诵这些诗词,而且仿照这些诗词自己也来写写念念 。
随着传统文化的提倡,现在对唐诗宋词的器重越来越加强,从幼儿的读诗,念诗到各级学校对诗词教学的加强,乃至到各类媒体以及各类文学类平台都加大了宣传和支持力度,这样一来唐诗宋词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力也就随之增强 。
唐诗宋词的`音律之美 , 意境之深远 , 在唐宋八大家的笔下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些诗词朗朗上口,读者和听者都会被情不自禁的带入那种巧妙的诗情画意之中 。确乎能陶冶情操 , 怡情悦性 。在今天这样忙碌而又虚浮的生活状态下 , 大力倡导和弘扬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唐诗宋词确乎是滚滚洪流中的一条清溪 。让我们都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载体唐诗宋词吧 。
唐宋八大家指的都是谁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
一、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 ,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
二、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
三、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四、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 , 字明允 , 自号老泉 ,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 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文章插图
五、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 晚号颍滨遗老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问题一:唐宋八大家是谁? 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畅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 , 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 , 炳彪于文学之林 。
问题二:唐宋八大家里都有谁? 韩愈(768-824) 字退之 , 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 , ”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 , 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 。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 , 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祖籍江南西路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 , 唐宋八大家之一 。由於忧国忧民,刚正直言,欧阳修宦海升沉,历尽艰辛,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 。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 。许多名篇 , 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 已千古传扬 。三苏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形成自己的雄健风格,语言明畅,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是其短处 。著有《嘉佑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 。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世称苏东坡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 。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 。宋徽宗继位,他遇赦北归,寓居颖昌 , 闭门谢客,潜心著述,过了十二年闲适而孤独的生活 。政和二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 。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中国散文史上著名的“唐代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表达清晰、熔 事和议论於一炉的独特散文文体 。曾巩(1019-1083) 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属今江西),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唐宋八大家之一 。“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众 , 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曾巩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主张先道后文,极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 。他的学术和文章,生前已传誉遐迩,身后更盛名不衰 。曾巩散文作品甚丰,尤长於议论和记叙 。他的议论文立论精策 , 不枝不蔓,纡徐曲折,从容敦厚;记叙文则思玫明晰,俯仰尽意 , 精练生动,耐人寻味 。
记得采纳啊
问题三:中国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 韩愈(768-824)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 , 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 , 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 , 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 。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祖籍江南西路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 ,唐宋八大家之一 。由於忧国忧民,刚正直言 , 欧阳修宦海升沉,历尽艰辛 , 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 。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 , 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 。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三苏 苏洵 , 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形成自己的雄健风格,语言明畅,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是其短处 。著有《嘉佑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 。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世称苏东坡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 , 号栾城 , 晚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 。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 。宋徽宗继位 , 他遇赦北归,寓居颖昌,闭门谢客 , 潜心著述 , 过了十二年闲适而孤独的生活 。政和二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 。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 , 号半山,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谥文 , 又称王文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中国散文史上著名的“唐代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表达清晰、熔 事和议论於一炉的独特散文文体 。曾巩(1019-1083) 字子固 , 建昌军南丰县人(属今江西) , 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唐宋八大家之一 。“十二岁能文 , 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众,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曾巩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主张先道后文,极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 。他的学术和文章,生前已传誉遐迩,身后更盛名不衰 。曾巩散文作品甚丰,尤长於议论和记叙 。他的议论文立论精策,不枝不蔓,纡徐曲折,从容敦厚;记叙文则思玫明晰,俯仰尽意,精练生动,耐人寻味 。
问题四:唐宋八大家都有哪几位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 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韩愈(768-824)
韩愈,字退之 , 世称韩昌黎 , 河南南阳人 ,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 古文运动的领袖 , ”唐宋八大家”之首 , 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 。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 , 维护唐王朝统一 。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 。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 *** 文风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文集》里 。
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字子厚 , 祖籍河东 , 世称柳河东 , 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 。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
欧阳修(1007-1072)
欧阳修 , 字永叔,祖籍江南西路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唐宋八大家之一 。由于忧国忧民,刚正直言,欧阳修宦海升沉,历尽艰辛,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 。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 , 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 。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
苏洵(1009―1066)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形成自己的雄健风格,语言明畅 , 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是其短处 。著有《嘉佑集》 。
苏轼(1037-1101)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四川眉山 。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世称苏东坡 。
苏辙(1039-1112)
苏辙 , 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 。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 。宋徽宗继位,他遇赦北归,寓居颍昌,闭门谢客,潜心著述,过了十二年闲适而孤独的生活 。政和二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 。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
王安石(1021-1086)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曾封荆国公 , 后人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中国散文史上著名的“唐代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于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 , 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表达清晰、熔?事和议论于一炉的独特散文文体 。
曾巩(1019-1083)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属今江西),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唐宋八大家之一 。“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 , 因文才出众,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曾巩有浓厚的儒家思想 , 主张先道后文,极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 。他的学术和文章,生前已传誉遐迩......>>
问题五:唐宋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 “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亥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
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来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 。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短扑伟舜蠹椅某罚?共160卷 。“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
问题六:唐宋八大家是哪些人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明初朱右最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 , 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 。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 , 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 。“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
问题七:唐宋八大家都是谁?他们分别都是什么朝代的?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
记得好评和采纳,答题不易,互相帮助 ,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问题八:唐宋八大家是谁?唐朝的有几个,分别是?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 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 祖籍河东,生於长安,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唐宋八大家之一 。由於忧国忧民,刚正直言,欧阳修宦海升沉,历尽艰辛,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 。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 , 形式多样 , 语言精致 , 富情韵美和音乐性 。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
三苏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 。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形成自己的雄健风格,语言明畅,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 , 是其短处 。著有《嘉 集》 。苏轼(1037-1101),字子胆,号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 。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 。世称苏东坡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颖滨遗老 , 四川眉山人 。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 。宋徽宗继位,他遇赦北归,寓居颖昌,闭门谢客,潜心著述,过了十二年闲适而孤独的生活 。政和二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 。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曾封荆国公 , 后人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中国散文史上著名的“唐代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 , 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表达清晰、熔?事和议论於一炉的独特散文文体 。
曾巩
曾巩 (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唐宋八大家之一 。”十二岁能文 , 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曾巩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主张先道后川,极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 。他的学术和文章,生前已传誉遐迩,身后更盛名不衰 。曾巩散文作品甚丰,尤长於议论和记? 。他的议论文立论精策,不枝不蔓,纡徐曲折,从容敦厚;记?文则思玫明晰,俯仰尽意,精练生动,耐人寻味 。
问题九: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 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
宋朝: 欧阳修――《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a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苏洵(xún)――《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轼――《水调歌头》,《浣(huan)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辙――,《栾(luan)城集》84卷,《栾(luan)城应诏集》12卷 。曾巩(gǒng)――《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韩愈 。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柳” 。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 , 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 故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 。而王安石、曾巩都曾拜欧阳修为师 , 所以说唐宋八大家分为唐二家(韩、柳)和宋六家(三苏、欧阳、曾、王) 。
问题十: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指的分别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还有宋朝的三苏(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 。
唐宋八大家是大家对唐代和宋代著名散文家的统称,他们这些人或是闻名青史的诗人,或是在当时影响力比较大的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
在“唐宋八大家”中,最特别的大概要数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了 。苏洵是苏轼、苏辙二人的父亲,唐宋八大家八个席位他们父子就占据了三席 。
不过苏洵父子三人跟另外几位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悉欧阳修曾教过苏轼,而且宋代的王安石跟曾巩也在欧阳修的门下学习过 。“唐宋八大家”中除了韩愈跟柳宗元是唐朝的之外,其余的六人都是宋代的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 , 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 。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 , 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 , 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 。韩愈、柳宗元等人掀起的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 , 一时古文作家蜂起 , 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 。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王安石、曾巩也都曾拜欧阳修为师 。所以唐宋八大家又分为唐二家(韩愈、柳宗元)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 , 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 , 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
- 38线指的是什么 38线指的是什么的韩国城市
- 海沧区美食街在哪里,厦门的美食街在哪里
- 煤油灯的介绍八百字 煤油灯的介绍
- 正月初八是佛的什么节,佛教二月初八是什么日子
- 游泳踩水技巧 大家可以学习一下,怎么学会踩水的技巧
- 邵阳美食一条街在哪,可不可以请大家介绍一些各个地方的小吃英语
- 四大沙漠八大沙地 四大沙漠
- 八达岭长城距今有多少年历史,八达岭长城有多长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 8公斤是多少克,十八斤黄金等于多少克
- 八达岭长城附近有什么好玩的景点,北京长城附近还有什么景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