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鞑靼怎么读

鞑靼怎么读

鞑靼,鞑靼怎么读

文章插图
dádá 。鞑靼,释义:1、中国古代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总称 。2、明代称蒙古族的一部,即东蒙古人 。居住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和蒙古国大部分地区 。鞑靼:是中国古代北方有多重含义的民族泛称 。又作达旦、达怛,最早见于唐代突厥文碑铭和某些汉文记载,指蒙古高原东边的塔塔尔部 。唐末始见记载 。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突厥衰亡后,鞑靼逐渐成为强大部落 。两宋﹑辽﹑金时代,又把漠北的蒙古部称为黑鞑靼,漠南的汪古部称白鞑靼 。蒙古兴起 , 鞑靼为蒙古所灭,但仍泛称蒙古为鞑靼 。元亡,其宗族走漠北 , 明时又把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称为鞑靼 。广义的应用上,鞑靼为中国北方诸少数民族的总称 。参阅《明史·外国传八·鞑靼》 。
鞑靼之名 , 始于唐代 。但鞑靼一词在南北朝已经出现,当时源自柔然的别名大坛、坛坛,北齐与隋朝通过室韦知道鞑靼 。有阴山以西有九姓鞑靼,在呼伦贝尔有三十姓鞑靼 。人们认为他们是柔然余部 。
鞑靼人的兴起早于蒙古人 。鞑靼人在辽代契丹人和金代女真人的统治后,大部分融入了形成中的蒙古人,成为蒙古民族的主要来源之一 。
被明朝击败退回漠北维持的北元政权,1402年北元坤帖木儿继位后也被部将吉尔吉斯人鬼力赤杀死,北元去国号灭亡 , 改称鞑靼 。
鞑靼,鞑靼怎么读

文章插图
鞑靼是什么意思鞑靼的释义:唐末蒙古种族之一 。是契丹的西北族,沙陀的别种,散居在中国西北、蒙古、中亚、独立国协东部等地 。元亡后,其宗族走漠北,于清时归附 。
鞑靼,鞑靼怎么读

文章插图
鞑靼 [ dá dá ]
鞑靼,鞑靼怎么读

文章插图
造句 :
1、疲惫的十多名狼骑兵,飞蛾扑火一般,扑进近百鞑靼人的怀中,但也仅仅阻拦了鞑靼人一会 。
2、同时,嘉靖皇帝的小女儿宁安公主私逃出宫,找到秦明阳,在翰林院庶吉士张居正的协助下,趁鞑靼人撤军之际离开了京城 。
3、明嘉靖年间,南有倭寇骚扰,北有鞑靼犯边,朝廷无能昏聩,百姓难于安生乐业 , 大明王朝渐趋颓势 。
鞑靼人是什么民族鞑靼人一名,最早于公元5世纪出现于游牧部落中,其活动范围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 。自中国唐迄元先后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诸译 , 其指称范围随时代不同而有异 。
原名为Tatar,本是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语族部落之一 。最早的记载见于732年突厥文《阙特勤碑》,称Otuz-Tatar(三十姓鞑靼) , 系概称突厥东面、契丹之北的蒙古语族诸部 , 当因其中Tatar部最强故有此名,大抵相当于汉籍中的室韦 。735年的突厥文《伽可汗碑》还载有Toquz-Tatar(九姓鞑靼),谓其曾与Toquz-Oghuz(九姓乌古斯)联合反抗突厥 。8世纪中叶,九姓鞑靼又与八姓乌古斯联合反抗回鹘,其活动地域已到色楞格河下游及其东南一带 。此后,鞑靼人逐渐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渗透 。840年回鹘汗国的灭亡和回鹘西迁,为他们提供了更大规模地进入大漠南、北的机会,“达怛”之名开始出现于842年的汉文文献中 。唐末,漠南鞑靼数万之众被李克用父子招募为军进入中原,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权力角逐 。同时 , 九姓鞑靼则据有原回鹘汗国腹心地区鄂尔浑河流域 。随着鞑靼人取代突厥语族部落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体居民 , 鞑靼一名也渐演变为对蒙古高原各部(包括非蒙古语族部落)的泛称 。
辽兴 , 鞑靼诸部经过辽太祖耶律亿至辽圣宗耶律隆绪各朝的经略,尽为辽廷属部,《辽史》通称之为阻卜或术不姑 , 而有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阻卜札剌部之别 。辽廷分别命其首领为大王(或夷离堇),置西北路招讨司以统之;并建三城于鄂尔浑河上游与土拉河之间 , 置镇、防、维三州 , 驻军镇戍,开辟屯田 。统和末年(1011),又派官充任诸分部节度使以加强统治 。鞑靼(阻卜)诸部需岁贡马、驼、貂鼠皮、青鼠皮等,且需应征出兵 。岁贡的沉重 , 节度使的贪残,使他们不堪忍受,激起多次反叛 。开泰元年(1012),鞑靼部长杀节度使以叛,围攻镇州;太平六年(1026),西北路招讨使萧惠出征甘州失利还镇 , 鞑靼诸部乘机皆叛;大安八年(1092) “北阻卜”部长磨古斯乘各部起义反辽 , 规模尤大,延续八年始被平服 。辽亡前夕 , 宗室耶律大石(西辽德宗)退据漠北,后率部西迁 , 其中就有一部分鞑靼(阻卜)人 。
金朝重点用兵于宋,蒙古高原各部势力乘机有了很大发展 , 呼伦贝尔草原的塔塔儿(Tatar)部,以鄂尔浑河上游为中心的克烈部 , 崛起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中上游的蒙古部 , 据有阿尔泰山至杭爱山地区的乃蛮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强盛 。他们虽先后臣服于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时服时叛 , 袭扰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儿、蒙古二部为甚 , 金朝不得不筑长城以防之 。在宋人文献中,往往将蒙古高原各部概称为鞑靼,又就其离汉地的远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区别为黑鞑靼(指蒙古诸部)、白鞑靼(指汪古部)、生鞑靼 。
蒙古帝国之后
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后,诸部游牧民均被编入各千户,遂统称为蒙古人,开始形成蒙古民族共同体 。元代文献中一般都用“蒙古”这一族名 , 而以原来的各部落名称作为姓氏标志,但民间汉文却仍习惯地称他们为“达达”(鞑靼) , 一些汉译蒙文文献亦以“达达”译写原文中的蒙古(Mongqol) 。于是鞑靼一名又为汉人对蒙古族的俗称 。
13世纪初,这些蒙古突厥游牧民族的不同群体成为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部队的一部分,其后蒙古人与突厥人互相混杂在一起 , 因而入侵俄罗斯和匈牙利的蒙古军队 , 就被欧洲人统称为鞑靼人 。
成吉思汗帝国解体之后,鞑靼人特别同蒙古统治势力的西部政权关系密切,该政权拥有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大多数地区 , 号称金帐汗国(Golden Horde) 。
14世纪乌兹别克汗时,这些鞑靼人都改宗逊尼派伊斯兰教 。
14世纪末,金帐汗国在内有纷争,外有异族的压力下,分裂为几个独立的鞑靼汗国:喀山汗国(Kazan)和阿斯特拉罕汗国(Astrakhan)均在窝瓦河畔;失必儿汗国(Sibir)位于西伯利亚西部;还有克里米亚汗国 。
俄罗斯于16世纪将前三个汗国征服 , 但克里米亚汗国则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 , 直到1783年才为叶卡捷琳娜女王并入俄国版图 。
社会变迁
鞑靼人在各个汗国境内都发展到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贵族阶层保持其政治和军事领导地位,到俄罗斯统治时代仍无改变;平民中的明显阶级分别是商人和农民 。以喀山汗国为例 , 政府首脑是喀山汗,他的部分家族成员纳入俄罗斯贵族行列,这些都是根据16世纪双方直接协议而定的 。鞑靼人社会内部这种阶层画分形式,一直延续到俄罗斯革命才告终结 。
自9世纪至15世纪期间,鞑靼人的经济活动变得以农牧业混合为主,迄今仍是这样 。鞑靼人还发展了手工业传统 , 有木器、陶器、皮革制品、布疋、金属器皿等 。他们还以善于经商著称 。
在18~19世纪时,他们在不断扩张中的俄罗斯帝国范围内获得有利地位,在新获得的中亚领土上充任商业代理人和政治代理人、教师、乃至行政官吏 。
大约有150万喀山鞑靼人仍然生活在窝瓦河地区及乌拉山地区 。构成鞑靼共和国人口的半数左右 。他们现被称为窝瓦鞑靼人,并且是鞑靼诸群体中最为富有、产业工人中最为先进的一支 。大约100万或更多的鞑靼人居住在哈萨克和中亚地区;西伯利亚的鞑靼人散居于该地区西部,人数仅10万左右 。
鞑靼,鞑靼怎么读

文章插图
鞑靼是什么意思鞑靼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泛称 。唐代指蒙古高原东边的塔塔尔部,又作达旦、达怛 , 最早见于唐代突厥文碑铭和某些汉文记载 。突厥的覆亡和回鹘的西迁等,一再给鞑靼人提供了向西推进的机会 。9世纪前后 , 阴山南北沿边塞直到河西,青海都出现了鞑靼人,与宋辽有交往,并被称为“阻卜” 。金代 , 鞑靼主要游牧于呼伦,贝尔两池以西 。1202年,成吉思汗彻底征服了塔塔尔部 。
宋元时鞑靼成为对蒙古各部的泛称 。有的记载称蒙古人为“黑鞑”或“蒙鞑” , 或依其开化程度区别为“熟鞑靼”与“生鞑靼” 。13世纪蒙古人西迁,鞑靼之称逐渐传遍西方 。俄国亦将境内突厥语的诸族称为“鞑靼人” 。明代 , 对元顺帝退出大都至林丹汗时期的漠南、漠北蒙古人也称为“鞑靼” 。
鞑靼,鞑靼怎么读

文章插图
【鞑靼,鞑靼怎么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