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机制有哪些内容,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心理防御机制有哪几种
(1) 自恋心理防卫机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个人在婴儿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机制 。早期婴儿的心理状态,属于自恋的,即只照顾自己,只爱恋自 己,不会关心他人 , 加之婴儿的 “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轻易地否定、抹杀或歪曲事实,所以这些心理机制即为自恋心理机制 。一名成年人还运用“自恋机制”来进行自我心理防御,是很危险 的 。
(2) 不成熟心理防卫机制:此类机制出现于婴儿期,成年人中出现于较轻的精神病患者 。包括内向投射、退行、幻想等 。
(3) 神经症性心理防卫机制:这是儿童的“自我”机制进一步成熟,在儿童能逐渐分辨什么是自己的冲动、欲望 , 什么是实现的要求与规范之后,在处理内心挣扎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制 。
(4) 成熟心理防卫机制:是指“自我”发展成熟之后才能表现的防御机制 。其防御的方法不但比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处理现实的困难、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也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 。这种成熟的防卫机制包括压抑、升华、补偿、幽默等 。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哪些1、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 。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 。
2、否定: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 , 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
3、退行:退行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为反应 。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
4、合理化: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 。是个体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

心理机制有哪些内容,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心理机制有哪些内容,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产生心理防御的原因:
1、不善于交际产生排斥感:
一般来说,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自我的排斥心理,事实上,就算是那些非常擅长交际的人,那些在人们眼里有好人缘的人,他们的心中也有排斥心理,只不过对于不同的人,其排斥的程度不同罢了 。
2、缺乏安全感:
防卫心理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 , 因为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渴望被安全感包围 。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场合,不管与什么人打交道,学会洞察对方的“防卫心理”都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
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最初是由谁提出来的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 , 帮助渡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
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种类及举例说明具体表现方式一、生活中常见的8种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
1、否认:是指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 , 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 。
2、潜抑:指一个人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保持“纯洁”、“安宁” 。
3、投射: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 , 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欲望、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 , 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 。
4、反向作用:指一个人表现与自己的欲望、动机、观念等截然相反的矫枉过正式的态度和行为,以减少焦虑,维护安宁 。
5、转移: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其他对象上去 , 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
6、抵消:指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 。
7、合理化: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 。
8、升华:指一个人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导向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 。
二、5种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 。人在其心理活动中,需要与欲望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和不安 。一般来说 , 在这种情况下 , 人们或采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现实的矛盾,设法求得解决;或采取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企图回避矛盾以摆脱困境 。专家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健康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1、利他:替代性而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而自己也从中得到满足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赢”——把别人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满足 。
2、幽默:就是运用智慧因势利导,通过幽默的方式弱化和消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 , 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 , 又不至于引起别人和自己的尴尬和困窘 。
3、调节:它不同于压抑,它不是否定人的欲望和自主状态 。它是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 ,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延迟行动 。
4、预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雨绸缪 。为预感中将要出现的不舒服感预先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为到时化解问题打下伏笔或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
5、升华:通过一种合理的手段间接地减弱表现本能,既没有不良后果又不会明显丧失乐趣 。同时,将坏事变好事 , 使挫折成为动力 , 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
三、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与分类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 , 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 。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 , 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 。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 。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