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和鼓楼有什么区别,鼓楼和钟楼是干什么用的

钟楼和鼓楼的起源及用途是什么1、钟楼和鼓楼的起源:
在人类社会,为了统一人们的行动,就必须统一时间 , 因此需要建立授时系统 。中国古代的授时系统就是人们常说的“晨钟暮鼓”,即早晨敲钟,傍晚敲鼓,钟楼和鼓楼因此而产生 。
2、用途:报警报时
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 , 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 , 城门开启 , 万户活动 。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
为了准确时间,钟鼓楼最早备有4个铜漏壶,分别叫:天地、平水、万分、收水 。漏壶正中安装了1个名“饶”的铜乐器,以机械操纵,时到每刻击饶报点 。

钟楼和鼓楼有什么区别,鼓楼和钟楼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古代其他报时方式:
(1)打更
打更,在旧时成都,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 。在过去的成都,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 。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 。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人们都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 。
别看小小的打更 , 还有许多门道 。比如,打落更(即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 , 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 , “咚——咚!”;打二更(晚上九点) , 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 , 声音如“咚 , 咚!” 。“咚,咚!”;打三更(晚上十一点)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打四更(凌晨一点)时,要一慢三快 , 声音如“咚——咚,咚,咚”;打五更(凌晨三点)时,一慢四快,声音台“咚——咚 , 咚,咚,咚!”
【钟楼和鼓楼有什么区别,鼓楼和钟楼是干什么用的】打更节奏 , 总体来说是由慢到快,连打三趟便收更结束 。但为什么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时)呢?因为成都人早睡早起,五更一过便开始起床做家务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就连皇帝也在五更天便开始准备上朝了 。另外 , 还有种说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 , 此时不宜惊动他们以免影响他们回不到阴间而在阳间为祸 , 当然,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 。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觉,而要守着滴漏(一种记时的东西)或燃香(也是计时的东西),才能掌握准确的时间 。
(2)午炮报时
在清末到民国初年,耸起的楼宇阻挡了钟声,人们就找到了声音更大的装备——大炮,进入了午炮报时的时代 。在北京德胜门东侧的城墙上设有一座炮台,用来报时的“午炮”就架在这里 。
炮台有电话与北京观象台连通,每当快到中午时,两个值班人分工合作,一人守在电话旁,听电话里传来的指令;另一人揭开炮衣 , 装好炮药、手持点燃的长香,站在炮位上静候指令下达 。当北京观象台通过电话发来指令时 , 炮台上的人马上点燃炮药,午炮发出轰鸣,这声音响彻大街小巷,人们就知道:现在是中午12点 , 有钟表的赶忙对表 。
(3)西洋高招:落球报时
在欧洲,当中国人进行午炮报时的时候,他们开发出了另外一种落球的报时方式 。最先进行落球报时的是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每天中午13点整(有些地方是中午12点),天文台钟楼顶端的圆球准时落下,附近海域停泊的船只据此调节船上的钟表,然后带着调好的钟表升帆出海 。
虽然今天我们看这种方法有点粗疏,但海员对它却怀有崇敬之情 , 因为它为海员忠实服务近百年之久 。17世纪以后,航海事业蓬勃发展,海员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需要精密计时 。对海员来说,精密时钟犹如生命线,没有它便难于知道船只的位置,就有触礁的危险 。对于海员 , “中午13点落下的圆球”是无比亲切的 。
我国曾经进行过落球授时的是上海,19世纪80年代,法租界当局就在法国码头设置信号站,正午时刻利用信号塔顶落球报时 , 为来往上海港的各国船只服务,时间由徐家汇观象台控制 。
参考资料:
人民网:打更:古代报时手段
中国科普博览:没有表还想报时?
鼓楼和钟楼是干什么用的1、鼓楼:鼓楼是古代放置巨鼓的建筑,用以击鼓报警,或按时敲鼓报告时辰 。佛寺亦有鼓楼,与钟楼相,建于正殿的左右 , 用以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 。中国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鼓楼有:西安鼓楼,北京鼓楼 , 南京鼓楼 。
2、钟楼,是古代的市政建筑或者标志建筑,一般设在城中心或府衙之前 , 提供时间提示,一般与鼓楼放在同一区域 。
钟楼和鼓楼有什么区别,鼓楼和钟楼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西安鼓楼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 。
西安鼓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顶部为重檐形式,总高36米 , 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鼓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早建4年 。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和钟楼相距仅200米 , 互相对应 。
鼓楼的构造技术,在应用了唐朝风格、宋代建筑法则的基础上又有不少创新 。全楼结构无一铁钉,楼檐和平座都使用了斗拱构造原理,外观楼体古雅雄健,富有民族特色 。
西安鼓楼和钟楼区别钟楼和鼓楼的区别是地理位置不同和建筑特色不同 。
一、地理位置不同
1、钟楼位于西安省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鼓楼之一,且其形制也是保存最大的一个,周围明城墙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交通便利,历史厚重!这座鼓楼的基座是方形的,主要是由砖木制作 , 楼顶是三层檐 , 四角攒顶的形式,高为三十六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 。
2、西安鼓楼也是位于西安的中心地带,也是位于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之地 , 地理位置与钟楼相差无几 , 而且也是历史悠久,历史地位也相似,是我国目前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 。
钟楼和鼓楼有什么区别,鼓楼和钟楼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插图
二、建筑特色不同
相似之处在于基地都为方形 , 建造都为砖木为主,但是不同的是鼓楼顶端是重檐形式,且屋檐上铺盖着深绿色的琉璃瓦 , 内部贴有金彩绘 。另外,其占地面积和高度也是一样的,建筑风格也是一样的恢宏大气,古色古香!
钟楼和鼓楼有什么区别,鼓楼和钟楼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插图
西安钟、鼓楼是西安标志性建筑物,西安钟鼓楼位于西安市中心,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 , 蔚为壮观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移于现址 。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 。
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 。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 。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 。
钟楼和鼓楼的区别钟楼和鼓楼的区别:鸣响之物不同、用途不同、起源不同 。
1、鸣响之物不同:钟楼挂的是钟 , 鼓楼架的是鼓 。在古时人们将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人们为了明确时间而设立钟鼓楼来报时 。
钟楼和鼓楼有什么区别,鼓楼和钟楼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插图
2、用途不同: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 。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 。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
钟楼和鼓楼有什么区别,鼓楼和钟楼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插图
3、起源不同: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 , 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 , 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 。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 , 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 。
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 。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 , 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 , 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 。
钟楼和鼓楼有什么区别,鼓楼和钟楼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插图
钟楼简介
构建于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 , 钟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 。基座高8.6米 , 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