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纹怎么画 鱼纹图案怎么画


写意鲤鱼画法(一)
一、鱼类绘画概述
人类的发展与鱼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人类最初的社会活动便是狩猎和捕 鱼 。所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鱼是吉祥的象征 。鱼的形态是美丽的,所以鱼又代表着美好和幸福;鱼在水中优哉游哉地嬉戏,所以鱼又蕴含着欢乐和自由之意;游鱼与“有余”谐音,所以鱼又喻示着富足 。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鱼的图形绘制在陶器上 。在西安半坡古人类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就有许多鱼的图案 。其线条简练概括,造型夸张生动 。同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和红山文化遗存中,也发现有圆雕木鱼和滑石鱼纹网坠 。到了商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出现了鱼形玉雕佩件和鱼形玉制刀具,在青铜器、陶器、漆器和画像石、画像砖中也都出现了鱼的图案 。魏晋之后,鱼的图案普遍出现在各类生活器皿和装饰、建筑材料中 。同时,鱼作为绘画题材又开始出现在早期的中国画中 。史料记载的最早的画鱼者为三国时期的徐邈 。宋代刘寀画鱼具有“相忘于江湖之意” 。明代刘进画鱼“生绡如云笔如雨,恍惚变态不可求” 。王翘画鱼“攒会其底”“绝得神妙” 。清代杨维聪画鱼“噞喁泳跃无不入神,渲染鳞翅数四不厌,故能活脱隐见于水光荇藻间” 。清代还涌现出不少善画鱼的名家,如八大山人、恽寿平、李鱓、李方膺、虚谷等人 。八大山人画鱼独辟蹊径 。他的作品立意高古、笔法奇特,展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 。近现代也有不少画家兼画鱼类,如齐白石、汪亚尘、刘奎龄、高剑父、张书旂、来楚生、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吴作人、张鹤云等 。他们多未曾以画鱼而得名,但所留下的鱼类题材作品都成为后学者可承可范的宝贵资源 。由此可见,鱼是中国画中的重要题材 。北宋《宣和画谱》将“龙鱼”作为独立的绘画门类划归于中国画“十门”之中 。南宋邓椿在《画继》中又将中国画分为八类,其中就包括“畜、兽、虫、鱼”一类 。
在当代,有很多以画鱼而得名的画家,有不少山水、人物画家也涉猎鱼类题材的创作 。一部分儿童和老年人学习国画,也都从画鱼开始入手 。同时,广大书画爱好者、收藏家也都格外青睐鱼类题材的国画作品 。从中可以看出,鱼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的喜爱 。


鱼纹怎么画 鱼纹图案怎么画

文章插图



冯增木《春风得意》
冯增木,1950年生于山东泰安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王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兼山东分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山东当代花鸟画院副院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出版有《冯增木画集》《冯增木画鱼专辑》《冯增木国画选》等
技法探索 | 写意鲤鱼画法(二)
二、画鱼的毛笔选择
画鱼所用的毛笔应专门选购或定制 。画鱼的躯干一般选用兼毫斗笔或羊毫加健斗笔 。可根据鱼的体形大小来选择毛笔的型号 。画鱼常用的斗笔宜选择口径1.8厘米、锋长6厘米者,可作长度在30至40厘米的鱼 。画较大的鱼可选用大一点的斗笔,画小一点的鱼则选用小号斗笔 。口径在1至1.2厘米之间、锋长在4.5至5厘米之间的狼毫笔或大号兰竹笔,适用于画腮鳍、腹鳍、臀鳍和鱼嘴 。硬毫长锋勾线笔可用于勾鱼鳞,旧狼毫秃笔可用于焦墨勾脊鳍 。
三、侧视鲤鱼画法
侧视鲤鱼画法共有四种,也可以将其视为四种姿态,即“左朝向上摆尾姿态”“左朝向下摆尾姿态”“右朝向上摆尾姿态”和“右朝向下摆尾姿态” 。前两种为正手画法,后两种为反手画法 。(图一为四种画法示意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