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最长期限多少天,刑事拘留最长多少天

刑事拘留最长多少天【法律分析】:刑事拘留最长期限为37天 。刑事拘留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 。第二 , 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 。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14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 。在14天内侦查机关要报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包含在14天内,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 , 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 。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 。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 , 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温馨提示】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 , 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

刑事拘留最长期限多少天,刑事拘留最长多少天

文章插图
刑拘的最长期限是多久?刑事拘留的期限分一般期限和延长期限两种,具体如下:
1、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14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 。在14天内侦查机关要报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包含在14天内,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2、延长期限的刑事拘留期为37天,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在该期限内 , 侦查机关报检察院批准逮捕,如核准则逮捕 , 否则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提请批捕和审查批捕的时限】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 , 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区别有哪些
1、适用的对象不同:刑事拘留适用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违反治安管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行为人;
2、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 。
刑事拘留最多多少天公安机关认为被拘留者需要逮捕的 , 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提交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特殊情况下 , 审批时间可延长一至四天,最长7天 。此外,公安局在最长7天内申请批准逮捕检察院作出决定 , 共计14天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公安的拘留期限不得超过14天 。但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公安机关可延长审批时间至30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公安机关批准逮捕书后七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因此,一般案件拘留期限是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是37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一条?本法所称公共财产 , 是指下列财产:
(一)国有财产;
【刑事拘留最长期限多少天,刑事拘留最长多少天】(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三)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
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 , 以公共财产论 。
【温馨提示】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
刑事拘留最长期限多少天,刑事拘留最长多少天

文章插图
刑事拘留最长期限37天如何计算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 , 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按照《治安处罚管理条例》和《刑事诉讼法》等规定,治安拘留最长期限为15天,一般的刑事案件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天 。不过,拘留只是刑事案件处理的开始,37天内会变为逮捕,然后就是长时间的羁押,直到法院判决生效为止 。时长通常半年到一年之间 。所以,刑事拘留最长的期限是37天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 , 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 , 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 , 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 , 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