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姜姓 姜在风水中的说法



山东姜姓 姜在风水中的说法

文章插图
在这种极寒的天气里,保暖是必须的,俗话说的好:极寒不保暖,病了花存款!
好吧,必须承认,这个俗语是我发明的 。
但是,即使我们再三强调要保暖,我相信还是有相当比例的人,对此不重视 。在这些人里面,会有很多人被寒邪伤到 。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在未来的一周里,肚子痛,胃痛,腹泻,甚至被寒邪伤到患外感的人会很多 。
所以,我们今天为了应对寒流的到来,给大家介绍一味中药,叫干姜 。

山东姜姓 姜在风水中的说法

文章插图
中医对姜的应用,那叫一个讲究,我们用来入药的,有生姜,就是我们做菜吃的生姜,生姜有散寒发汗,和中止呕的作用 。
中医还用姜汁治病 。
这个姜汁,就是将生姜洗干净,捣碎绞汁,这个浓度比较大,一般是外用 。而内服,往往是生姜切片,泡在开水里,然后喝这个水,浓度取决您放多少片姜进去,这个也叫姜汁,可以和中止呕 。
另外还有呢,古人对这个姜绝对是不浪费的,古人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我们与这个世界的万物是对应的,所以,这个生姜的皮,也用来入药,对应我们的体表 。
古人把生姜皮切下来,可以用来发汗解表,但是它和中的作用就没有多少了,可以专门针对外感寒邪而来,同时,还有治疗风水的作用 。
朋友们,这个风水可不是用罗盘的那个,这个风水就是感受外邪尤其是风邪导致的体表蓄水,各种体表的水肿,用生姜皮可以治疗 。
用草纸,把生姜包上,蘸水,然后放入火中煨干,这叫煨姜 。
山东姜姓 姜在风水中的说法

文章插图
就把生姜发汗的功能给去掉了,仅仅留下了和中调理脾胃的作用 。所以,大家看古人对姜的处理,是多么的精妙啊!
然后,才是干姜,干姜就是冬天挖取生姜,拣净杂质,用水浸泡3~6小时,捞出,闷,润后切片或切成小方块,晒干 。
所谓干姜,也分若干种,真正的干姜,是四川那边专门种植的药姜,这种姜是专门种植药用的;然后是母姜做的干姜,所谓母姜,就是隔年埋在地里,用来长新姜的,叫母姜,母姜力道浑厚 。最次的,是用新姜晒干的,这一般在讲究的地方,都是不用的 。
好了,我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现在该讲干姜的作用了,否则大家该急了 。干姜药性:是辛温,无毒,入脾、胃、肺经 。功能:温中逐寒,回阳通脉 。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
作用:
正如《医学启源》里面讲的:"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 。"
而在《本草求真》里面说:“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仲景四逆、白通、姜附汤皆用之 。且同五味则能通肺气而治寒嗽,同白术则能燥湿而补脾,同归芍则能入气而生血” 。
【山东姜姓 姜在风水中的说法】这些都是古人对干姜的总结,总之:
生姜/干姜
干姜在脾胃虚寒的时候,具有温阳回逆的作用 。
对于那些猝然遭受寒邪,导致的胃腹疼痛,效果较好 。
生姜治疗的,是寒邪侵袭体表,而干姜调理的,是寒邪直中脾胃 。
古人说: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 。
古往今来,用到干姜的方子简直是太多了,我们仅仅举一个例子,在我们的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有个方子叫理中丸(也是理中汤),其中就用了干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