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坚持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或者逻辑规则 。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能力,如行为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等;
(2)行为人事中有无积极归还或者消极不归还行为或者表现,如行为人编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拖延归还被害人的财产等;

文章插图
(3)行为人事后处分财物及对他人财产损失的态度,如行为人是否通过实施诈骗行为排除被害人对其财产的控制并将其财产转归行为人或第三人名下,是否将被害人的财物用于双方约定的用途,抑或是消费、还债等个人用途,是否具有转移财产、隐匿财产、拒不交代财物的真实去向等欲使被害人财物无法收回的行为等 。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 金钱木如何分株 金钱木怎么分株
- 科目三怎样挂挡 科目三挂挡怎么操作
- 解除劳动合同后怎么缴纳养老保险
- 闲鱼推广 闲鱼上卖东西怎么推广
- 丧葬传统中的七七习俗从何而来
- 2021年12月巨蟹座学运分析
- 火焰龟龟苗养植方法 火焰龟苗怎么养
- 秀丽白虾对草缸有危害吗 秀丽白虾除藻怎么样
- 拉布拉多幼犬怎么不叫 拉布拉多幼犬为什么叫
- c1驾照能开的车 c6驾照可以开什么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