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502风水不好 502数字吉凶( 三 )


道家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性质不稳而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物质(如水银和铅粉等) , 却不能真正认识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化学反应 , 而是以为一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变化为另一种物质 , 象征着它从宇宙生化程序的一个阶段返回了另一个阶段 , 并以为其经过多次“还炼”之后即可回复至“道”的状态 , 而人若服用了这种经过还炼的丹药(如“九转还丹”)之后 , 即可随之回复至“道”的境界 , 永存不灭 。
六朝时期 , 道教多以为服食外丹乃是成仙的唯一途径 , 如晋代葛洪说:“不得金丹 , 但服草木之药及修小术者 , 可以延年迟死耳 , 不得仙也” 。唐末五代以后 , 外丹术由于所成丹药多具有毒性而常常令服用者中毒身亡 , 故开始逐渐衰落而终被内丹术取代 。
轶事典故辞官归隐
弘景博学多识 , 读书逾万卷 , 于六经诸子史传无所不通 。17岁时便与江学文、褚炫、刘俊等为宋朝外明四友 。齐高祖作相时 , 引为诸王侍读 , 除奉朝请 , 朝仪大事多取决于他 。然他虽身在朱门 , 却独居一室 , 闭影不交外物 , 唯以披阅(读书)为务 , 昼夜研读缮写符图经集 , 于养生服食诸道 , 渐至通幽探微 。如此积年累月 , 渐觉彻悟 , 遂萌隐居修行之志 。于齐永明十年壬申决意出行归隐 。起初他并未上表齐武帝辞行 , 不告而别 , 挂朝服于神武门鹿市 , 径出东亭而行 。而后告诉随行左右“勿令人知” , 乃去和好友王晏话别 。王晏深知其志 , 对他说:“皇上治事甚严 , 不准许臣属作离奇之事 , 你这样不辞而别 , 恐有忤旨 , 若皇上怪罪下来 , 反而达不到你的目的 。”
弘景默思良久 , 答曰:“我本意欲遂夙愿而已 , 非为名利 , 你所说的确有道理 , 应向皇上直言为是 。”于是弘景上表陈诚 , 以表自己解官归隐之意 。表中大意是 , 我听说无论尧帝之时 , 还是汉朝都有养生的风气 。我为官已久 , 哪能留恋荣华富贵 , 所学也不是为了利禄 。因此常想回归大自然 , 过田园生活 , 领略自然之美 。我这就要离开宫庭了 , 临行之际 , 不胜眷恋 , 只好上表以明我心 。齐武帝看了弘景的解官表 , 深为感动 , 不但下诏批准了弘景的要求 , 而且给予赏赐 , 赐帛十疋 , 烛二十梃 。又别敕:朕月给上茯苓五斤 , 白蜜二斗以供服饵 。对他的养生修道之事给予大力支持 。
于是弘景出行入山 , 临行公卿相送于征虏亭 , 供帐甚盛 , 车马克道 , 人们都说是宋齐以来所未有之盛事 , 朝野均荣 。弘景一行来到勾容的勾曲山停了下来 , 便于山中建馆 。弘景说此山是金坛洞容 , 周围百五十里 , 名华阳之天 , 汉时三茅司命之府 , 故名茅山 。弘景于此山建馆隐居 , 自号华阳隐居 。故人称他为陶隐居 。自此 , 弘景开始了他的长达四十余年的隐居修行生活 。弘景归隐之后 , 有沈约为当时的东阳郡守 , 因为敬佩他的志向与节操 , 多次写信请他出来做官 , 他都婉言谢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