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502风水不好 502数字吉凶( 四 )


梁武帝萧衍早年与弘景交往甚密 。及武帝即位 , 其初国号未定 , 弘景引诸谶记 , 皆成“梁”字 , 上书武帝 , 告之“梁”是运符 。武帝遂立国号为梁 。后来武帝欲聘弘景入朝为官 , 亲手写诏召之 , 并赐以鹿皮巾 , 后屡加礼聘 , 弘景终是不应 , 并画双牛图与武帝 , 其图上一牛散放水草之间 , 一牛著金络头 , 有人执绳以杖驱之 。武帝见图笑曰:“此人无所求 , 欲效曳尾龟 , 岂有可致之理耶!”遂不复提聘官之事 。然国家遇有大事 , 无不前往咨询 , 帝与弘景之间 , 书信不绝 , 月常数信 。帝每得其书 , 烧香虔受 , 恭敬之状 , 无以复加 。故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
人物评价陶氏为世医出身 , 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 , 且有武功 。他自幼聪慧 , 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 , 深受影响 , 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 , 并遍历诸有名大山 , 访求仙药 。当时 , 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 , 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 , 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 , 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
就医学而言 , 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早期人物之一 。在他生活的年代 , 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 , 但无统一标准 , 特别古本草由失效年代欠远 , 内容散乱 , 草石不分 , 虫兽无辨 , 临床运用颇为不便 , 他担负起“苞综诸经 , 研括烦省”的重任 , 将当时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 , 并进而把两者合而为一 , 加上个人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 著成《本草经集注》 , 共收药物730种 。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
该书的主要特点是开创了使我国本草学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博物学 。他还创立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发明 , 例如创立按药物治疗性质分类的“诸病通用药”分类法 , 在体例上 , 又开创本草著作分总论、分论叙述的先河 ,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 他又应用朱书、墨书的方法来区别《本经》和《别录》的原文的方法等 。他在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
陶弘景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 。在当时的条件下 , 他敢于提出新的本草分类法 , 而不囿于原来那种三品分类法 。他本人原来是个道教徒 , 但他却能从实际出发 , 打破三品分类法 , 足以证明他在科学道路上实事求是的态度 。他有着“一事不知 , 深以为耻”的探索精神 , 这又是他在科学上得以有所成就的动力 。如他多次亲验细腰蜂(即嬴)的蜂窠 , 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 , 认为《诗经》的说法“斯为谬矣 , 选诗者未审 , 而夫子何为因其僻也?圣人有缺 , 多皆类此 。”直率地批评古圣人的谬误 。
后世影响陶弘景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 他推崇葛洪的著作 , 其经历也和葛洪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草经集注》在中国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 诸多创新与发展是勤劳聪敏、博学广识的先贤在中医药学方面的重大贡献 , 也成了我们学习、借鉴和研究的珍贵资料 。他就用“黑”字写 , 有的就用“红”字写 。所以 , 后人有“本草赤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