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说风水29 壬申谈风水三德六秀( 三 )


壬申说风水29 壬申谈风水三德六秀

文章插图
【壬申说风水29 壬申谈风水三德六秀】林有仪一生娶有五个妻子,但却不是所谓的三妻四妾,他最初定婚是陈家小姐,可惜红颜薄命,没过门便天折了,林公重情义,没退婚,反而把陈小姐的家神牌娶过来,成为原配夫人,让林家的后辈子孙祭拜她,旨在不让其灵魂四处飘游 。后来,到林家续弦是蔡家小姐,却为有仪生了几个千金,这对一个封建社会的大家庭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谓是头顶的大事 。林有仪顶着家族的压力,一直没有娶妾,直至蔡氏去世,续弦的事又再次摆到桌面上 。林有仪感激蔡小姐陪嫁丫鬟对他的忠心和无微不至的照料,便把王、陈两个丫头都收为妻子 。说也奇怪,蔡氏所出皆是千金,而两个丫鬟却为林公一连生了7个儿子 。他建“卓峰山房”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这7个宝贝的儿子 。对这些儿子的教育,林有仪颇费苦心,读书期间,吃住都在书斋里,成家的儿子,每月也只有几天假期与自己的夫人团聚 。他怕这些儿子们荒废学业,但妻子们却不这样认为,她们急抱孙子,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半夜架一长梯于墙头,这样,儿子们便能从上落的假山爬上“苹桃树”,再顺着梯子溜回房中与媳妇相会,使林家有了孙子,香火得以繁衍 。而女儿们,是不准入私塾读书的,还不准她们到前堂走动,这是林公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封建观念在作祟 。一次,有一调皮的小姐斗胆到书斋听课,不料被他发觉大发雷霆,林公要动家法,聪明的阿婆对他说:“那不是小姐,而是阿爷的媳妇,有事来找少爷的 。”他听后竟信以为真,林公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这是因儿女众多,而女儿都归妻子教养所致的,故此,闹出了笑话 。
壬申说风水29 壬申谈风水三德六秀

文章插图
林有仪后来考取贡生,被授予龙川县教谕,朝廷赐旗,他于“光裕堂”门楼前埕建旗杆夹 。落成升旗之时,需举行拜旗仪式,并携带正房妻子一同敬拜,林公后来的妻子却是丫鬟出身,没明媒正聘不能拜旗,不得已,花甲之年的他,又再次迎娶了来自潮州府、年仅16岁的柯家小姐 。这个柯小姐不因林公年老,反而能以大家闺秀的风范从容拜堂成亲 。日后,那些比她大一截的少爷们,都得听从这个正房阿娘的调遣 。柯氏乐善好施,常年吃斋,她对林公所有的儿子都视为己出 。林有仪去世后,柯小姐把一个庞大的家族管理得井井有条,备受乡人赞赏 。她主持分家事宜,也使7个几子都心服口服,毫无怨言,使家庭内外有序、长幼有序、尊卑有序,可称为敦亲睦邻的典范 。林有仪把三个正房妻子取名为庆善、庆节、庆华;两个偏房则取名为承恩和沾恩,从这些名字中,他把自己处世的人生哲理隐含其中,可谓尽善尽美 。在当时,整个家族在南砂乡影响很大,至今,还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每逢青砖祠做大戏时,对面便搭有“卓峰山房”看台,人们用“笔一裂”三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场景:当他的家人从“草峰”出发,灯笼到达戏场,人们纷纷向左右闪开让路 。在教育方面,林有仪把7个儿子都培养得很出色:其中两个成秀才:5儿和6儿被乡人称为五秀和六秀:大儿子修孟是私塾先生,二儿子修驹则在乡里主持乡政,基本不辜负林公的厚望 。他的后人,更如那棵“苹桃树”一样枝繁叶茂,其中不乏工程师、教授、院长、主任医生:还有一位从大家族走出来的大姑娘曾是澄海西门、龙田两小学的校长 。
林有仪生于清代后期,因时局较为混乱,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外侵内患的时刻,这些历史的积淀,已随着动荡岁月的迁移自然淡化,故而没能给后人留下更多生平的事迹及史料 。笔者最近在整理时,无意从林有仪后人家中见到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光裕堂”三字,经勘察应属林公手笔;据说,原来还遗留有一帧画像,却在“文革”时期,因涉嫌“封资修”物品,后人恐被发现连累,不幸遭到烧毁 。时至今日,只能在修建宗祠方面及营造“卓峰山房”培育学子等,知其主人翁的一些蛛丝马迹而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