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由来

最早的春联是由后蜀主孟昶所写,他曾经命令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题词,然后亲自书写,并让学士将其张贴在寝宫门口 。从此以后,文人墨客便开始效仿这种方式,并且把它当做习俗流传了下来 。
而在唐朝时期,因为战乱频繁,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想要推翻暴政,建立新王朝 。但是没有想到,农民军却被李世民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 。
于是,皇帝就下令悬赏捉拿他们 。这些农民军们无奈之下只好逃进深山里面,过起了隐居生活 。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才派兵攻入了这片区域,帮助当地的农民军解决掉了粮食和武器等物资的问题 。
但是在当地仍旧存在着许多反抗势力,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恐怕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于是,赵匡胤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下令将桃木板刻上字,再挂在门前,希望借此震慑住这些反叛者 。

贴春联由来

文章插图
到了明清两朝时期,春联依然非常盛行 。不过相较于之前的桃木板,现在的春联已经变得更加精美了 。根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为了庆祝母亲的寿辰,特意请人撰写了一副春联,并且送给了母亲 。
结果没想到,母亲却觉得这幅春联写得非常差劲,于是就随手撕毁扔掉了 。没想到,第二天徐阶却发现,这副春联居然被人偷偷藏了起来 。徐阶连忙赶去寻找,终于在厨房里面找到了这副春联 。
原来,正是他的儿媳妇将它捡回来珍藏了起来 。从此以后,徐阶便开始模仿这样的形式,为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副对联 。不仅如此,他还鼓励周围的邻居们也像他一样,多为家人或者亲戚写几副春联 。
【贴春联由来】后来,这种风气逐渐蔓延到了全国各地,并且慢慢演化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虽然说现在的春联看起来更加漂亮,但是它背后蕴含的寓意却越来越少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