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 的诗 描述月的古诗


前言:
“海上升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 圆魄上夜空 , 彼时被谪荆州的大唐宰相张九龄望月怀远 , 挥笔写下这意境雄浑的千古佳句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 张九龄故去的三百多年后 , 也是中秋夜 , 七年未与弟弟团聚的苏轼举杯邀月 , 发出了人世间最真诚的祈愿 。
“安知千里外 , 不有雨兼风?” , 同样面对一轮明月 , 那个比张九龄早出生28年的唐朝宰相李峤 , 却弹出了别样的曲调 。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骨感 。张九龄和苏轼的愿望是美好的 , 但不一定实现 , 李峤虽然煞风景 , 但那就是现实 , 风来雨来 , 谁又能预料得到呢?
“吾心自有光明月 , 千古团圆永无缺 。” , 七百多年后 , 明朝大儒王阳明给出了一个极为中肯的答案 , 既然人生总难两全 , 何不从心出发呢?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心若光明 , 何惧忧伤?做自己的太阳和明月 , 即便是身处暗夜 , 也能心地光明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王明阳这首蕴含哲理的《中秋》 。

关于月 的诗 描述月的古诗

文章插图

去年中秋阴复晴 , 今年中秋阴复阴 。
百年好景不多遇 , 况乃白发相侵寻 。
吾心自有光明月 , 千古团圆永无缺 。
山河大地拥清辉 , 赏心何必中秋节 。——明 王守仁《中秋》
简译:
去年的中秋节先是阴云密布 , 但最终风吹云散皓月当空 , 今年的中秋节却始终阴沉着 , 没有放晴 。
人生百年 , 中秋圆月的美景能看多少次呢?更可况 , 时光荏苒 , 头上的白发会越来越多 。
我心中始终有一轮光明的圆月 , 它千古常在永不缺独 , 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的光辉之下 , 这等快乐 , 不必非要在中秋才有 。

关于月 的诗 描述月的古诗

文章插图

赏析:
这是一首蕴含人生哲理的古诗 , 作者借物抒怀 , 通过月亮的阴晴圆缺 , 来说明心地光明的重要性 , 世事无常 , 只有把持好自己的心 , 才不会受外界干扰 , 才会做得更好 。
此诗的前两句阐述今年和去年天气的不同 , 说明了大自然的不可预知性 , 它变化万千 , 谁也不能未卜先知 , 是客观因素 。
“去年中秋阴复晴” , 去年的中秋节开始的时候天是阴着的 , 但是后来放晴了 , 晚上的时候皓月当空 , 银辉遍地 。
“今年中秋阴复阴” , 但今年的中秋节就不同以往了 , 天气始终阴着 , 到了晚上也没有守得云开见月明 , 令人有些遗憾 。

关于月 的诗 描述月的古诗

文章插图

三、四句写时光倏忽年华似水人生短暂 , 好时光总是过得太快 , 良辰美景也是有期限的 , 这是主观因素 。
“百年好景不多遇” , 人生总是充满太多的变数 , 纵是百年时光 , 谁能保证所有的良辰美景都能被我们遇上呢 。
“况乃白发相侵寻” , 更何况 , 生而有涯 , 我们都前行在变老的路上 , 鬓角的银丝在不知不觉间潜生暗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