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金鸡地如何 金鸡落井风水( 二 )


东汉时期,发干县治所他迁,今孟轲村一带改属东郡卫国县(当时卫国县治所在今清丰县东南孙固城村) 。随着发干县治所他移,发干侯国封号取缔,今孟轲村更名为“古干城” 。虽然随着政体的变化,古干城政治地位有所降低,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干城仍为东郡十五大名城之一 。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漯水》“河水东经铁丘南”条下注曰:“河之西岸有干城,《郡国志》曰:卫县有干城者也” 。可见当时干城仍为有名的沿河城邑 。

风水金鸡地如何 金鸡落井风水

文章插图

孟轲村名由来与演变
干城何以更名为孟轲,这要从孟子谈起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 。孟子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观 。他曾游说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历时二十多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但由于其仁政学说被当政者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故一直没有被采纳实施 。
相传,公元前312年,孟子六十岁,师徒数人来到卫国干邑 。一天,他们在孔子庙(今孟轲村东三里魏寨村的“圣人庙”)拜祭了师祖孔子后,西行到干邑南门外(今田拐村西,孟轲集村南),掌管后勤的弟子告诉孟子说盘费花尽 。孟子想到自己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奔波二十余载,却得不到一个国家重用;年过花甲,一事无成,到了狼狈不堪,穷困潦倒的地步 。禁不住仰天一声长叹,只觉天旋地转,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众弟子忙将师傅安顿在路边看场的小屋内,沿街写门(写门的又称文化丐,是落魄文人糊口的行当 。这些人一手握笔,一手拿着盛墨水的牛角,每到一家门前,边唱边写“行善人,不受贫,出贵子,入朝门”等家训、格言,以求户主的微薄赏赐),筹资为师治病 。几天下来,虽勉强度日,但干邑的巨商富户门前都已写满,孟子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今后怎么办,难坏了众人 。为渡难关,孟子只好拿出多年来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让弟子们到市场上变卖 。干邑有一田员外,是齐国国君田和的子嗣,因不愿卷入宫廷争斗的漩涡,来到干邑,广置田产,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 。田员外年过半百喜得贵子,已长七岁,虽聪颖异常,却玩劣无比 。这天,田员外想到自己为儿子请的第七个塾师又被儿子气走,心中烦闷,来到大街上散心 。当他看到孟子的作品,连声称奇 。得知作者近况后,忙命人请入家中,热情款待 。在田府上下的精心照料下,孟子的病很快痊愈 。这天,田员外和孟子对酌,一个壮志未酬,心灰意冷;一个看破红尘,隐居田园 。他们谈古论今,相见恨晚 。田员外求孟子收自己的儿子为徒,并劝孟子效法孔子,一边广收门徒,启迪后昆;一边整理见闻,研究学问 。孟子为了报恩,欣然接受 。说来也怪,小公子自拜孟子为师后,和以前判若两人 。由于孟子教学有方,加之田公子悟性超人,不长时间,小小年纪的田公子就出口成章,妙语惊人,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 。孟子因此也名声大振 。于是登门拜师者络绎不绝 。就这样,孟子在这里一边开馆收徒,一边和他的学生万章等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整理游历笔记,作《孟子》七篇,使儒家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孟子死后,弟子们在他讲学著书处为他修建了庙宇,春秋祭祀 。
孟子生前,其治国方略未被各国诸侯采纳,本人一生也未受到重用,但他的学说却得到后世文人墨客和统治者的青睐 。唐代中期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 。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古干城的村民为纪念孟子,将孟子庙改为“先师庙”,将村名改为“孟轲” 。后来,随着时局对孔孟的褒贬变化,孟轲村的名字也几经易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