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来到濮阳后就不愿离开,他在濮阳逗留10年,甚至老婆去世时都没回鲁 。濮阳本地的文化学者张满飙在《帝丘文明》一书中认为,这是因为孔子对卫灵公比较欣赏,同时“卫国多君子”、环境好和国民素质高 。但田聚常更愿意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他认为孔子来卫国主要是为周礼而来 。孔子在濮阳的10年,大致在59岁到70岁之间,正是他思想的成熟期 。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是在大约60岁时来到卫国 。他是缘何来濮阳呢?田聚常分析说,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思想的忠实追随者 。他和孔子一样,一生颠沛流离,主张的学说却得不到当权者的重视,老年时转向讲学 。孟子在60岁时,从老家山东邹城出发,走的是孔子当年的讲学足迹 。也就是在此期间,他来到了濮阳 。
孟子缘何选择在孟轲村讲学
孟子选择孟轲村,有些偶然 。
孟轲村传统建筑:王家大院
孟子为啥要将讲学地点选在孟轲村?当地人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孟子本来要到魏国的都城汴梁讲学,路过濮阳时正好下大雨,就在孟轲停留了一段时间,并就势在那里讲学 。另一说是孟子本是到汴梁讲学的,到濮阳时却生病了,当时孟轲村有一个田员外,帮孟子治好了病,又请求孟子帮忙教育自己的第四个儿子 。就这样,孟子就在孟轲办起了学堂讲学 。田聚常说,这两种说法,他更倾向于后一种 。
孟子在濮阳讲学时都讲了什么?他在濮阳待了多长时间?今天已经无从考证 。相传,孟子来濮阳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312年,当时,60岁的孟子对政治已心灰意冷,将人生重点转向讲学的他,在孟轲一带一边开馆收徒,一边和他的学生万章等人整理游历笔记,作《孟子》七篇,使儒家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同时,孟子在孟轲村总结了一生经验与教训,完成了和孔子早期儒家思想的对接,完善了儒文化 。“可以说,孟子在孟轲村成就了孔孟文化,而孟轲村因孟子在此而成了闻名于世的文明圣地 。”田聚常说 。
村名几经变迁最终还是孟轲
孟子死后,弟子们在他讲学著书处为他修建了庙宇 。可惜的是,据说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孟轲村孟子的庙宇被人给毁掉了 。不过,1953年出生的田聚常说,自己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说当时有孟子庙,但从来没有看到过 。
孟子生前,其治国方略未被各国诸侯采纳,一生未受到重用,但他的学说却得到后世文人墨客和统治者的青睐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 。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后,干城的村民为纪念孟子,将孟子庙改为“先师庙”,将干城村改为孟轲村 。
后来,随着时局对孔孟的褒贬变化,孟轲村的名字又几经易更 。清代,尊孔孟之风盛行 。嘉庆六年(1801年),开州知州张极重修“先师庙”,并认为孟子是圣人,不应该以拿他的名字作为村名,将村名易为“大贤店” 。1919年“五四”运动时,复名孟轲 。1974年“批林批孔”时,又将孟轲更名为古干城 。1981年,再次复名孟轲至今 。
但无论如何改变,孟轲村千百年来一直较为完整;无论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村里人对孟子的尊敬;无论如何改变,由此延续的孟子文化,一直是孟轲村人最独特的气质 。
孟子文化研究渐次展开
孟子在濮阳讲学多年,濮阳许多地方都打上了浓厚的“孟氏符号” 。除了孟轲之外,濮阳台前县有孟楼村,开发区有孟村,濮阳县有孟居村 。尤其是濮阳县孟居村,那里也是孟子当年居住和讲学的重要场所 。
- 武夷山在哪里?武夷山在什么地方?
- 夫妻吵架是家里风水不好吗 夫妻经常吵架是不是家里风水不好
- 龙船的意思 龙船花风水作用
- 风水上拆墙的说法 旧房拆下的杉木风水
- 风水骑线怎么处理 掌观线风水
- 贵州兴义风水龙脉 贵州 龙脉
- 风水断龙脉 风水中的龙脉断怎样看的
- 热风再循环 暖风水循环一直在吗
- 呼市旅游必去的地方景点大全有哪些?
- 花果山在哪里?花果山在什么地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