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 。他早年效力于楚怀王,并得到信任,在朝内担任要职,监管内政外交等国家大事 。
他倡导美政,举用贤能,修改旧制,联合外力,对抗秦国 。但后来,他竭力效忠的楚怀王却不听屈原的劝阻,执意要入秦,结果被扣留,最后,更是客死他乡 。

文章插图
然而,接任的楚顷襄王却是一个昏庸无道之徒,他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排挤和诽谤屈原 。就这样,屈原对国家的忠贞和誓死效忠统治者视而不见,先后两次被流放外地 。
终于,在前278年,秦朝大将挥兵南下,一举将郢都给攻破了,使楚国沦亡 。眼看国家灭亡,屈原痛不欲生,便投身汨罗江,以身殉楚 。
就这样,屈原抱石投江一度成为了美谈 。更有传说其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纷纷到汨罗江去投掷饭团和鸡蛋等食物,喂饱河里的鱼虾蟹 。
让它们不至于去吃屈原的身体 。之后,端午节便成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 。然而,屈原的纵身一跃,真的值得赞赏吗?
他投江的时候,正是楚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也是最需要仁人志士来为国家效力,帮助百姓走向安康之路的时候 。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非常单薄,或者自己一个人留在世上,对楚国没有扭转乾坤之力,但有一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口气就有希望,就有改变现状的机会 。
可是,屈原没有选择活着,而是选择赴死,一了百了 。但他的这种一了百了,真的就有意义吗?
屈原选择投江,虽然,可以不再忍受世间的污浊,不用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对他自己或许是一种释怀,但是,他曾经的宏图大志,却因为自己的纵身一跃,再无实现的可能了 。

文章插图
所以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的这“一跳”,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放弃 。
其实,所谓的以死明志,不过是成就自己而已 。因为,他对周遭没有任何改变,自己的挚爱,责任以及需要他的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
自古以来,就有“生命责任高于天”这样的观点 。虽然,对屈原的这种赴死情怀很多人都感叹,甚至,敬佩他这种宁折不弯的气节 。
但是,在现代这个社会,这种做法真的不值得提倡 。因为,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巨大 。
虽然,人们不会经历亡国之痛,但是,很多时候,生活上的各种压力,依旧会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 。孩子、房子、票子,哪一个不需要人们努力拼搏,迎难而上 。
以至于,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一些新闻报道,有人不堪压力,选择自尽 。
但这种做法,虽然自己摆脱了生活的束缚,却给家人、朋友以及社会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
因为,人活在世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拥有一份责任,且要勇于承担责任,不管多难,都要勇敢面对 。因为,逃避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

文章插图
当然,都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对于先贤们所表现出来的气节,我们不能单纯地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更不能与现代的生活模式完全相提并论 。
而屈原之所以选择用投江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首先是一种无奈和悲酸 。
作为一个胸怀祖国,对国家兴衰看得比自己生命都重要的人来说,亡国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生无可恋的他,才会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是生命 。
- 屈原的作品有哪些古诗?
- 吟诗赏诗方式是什么
- 赏析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这首诗 苏味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历史上四大家分别指的是谁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哪四位诗人
- 盘点对楚国有重大贡献的九位帝王 楚国历代君王表
-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一个时期的诗人吗?
- 楚国都城是现在的哪里?楚国都城是在哪里?
- 楚国诗人屈原年龄及生平事迹介绍 屈原个人资料简介
- 高骈是哪个朝代的?高骈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 古代女诗人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