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人的意见对法官的影响 公诉意见书法庭调查结束怎么写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公诉意见书
被告人:韩某、李某

公诉人的意见对法官的影响 公诉意见书法庭调查结束怎么写

文章插图
案由:故意杀人、窝藏
案号:京一分检未刑字〔2013〕0005号
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百九十八条和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我(们)受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的指派,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庭支持公诉,并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现对本案发表如下公诉意见:
一、 在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韩某、李某的行为分别触犯了刑法第232条、第310条第1款的规定,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窝藏罪 。在法庭调查和示证过程中,公诉人针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出示了现场监控录像,宣读了证人姜某波等人的证言,出示了鉴定意见、现场勘验笔录、书证等客观证据 。这些证据经过当庭举证、质证,证明来源合法,内容客观真实,具备关联性,而且在案证据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明体系,证明我院起诉书指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对于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被告人韩某,我院以故意杀人罪提交法庭审判立足于主、客观两个方面 。
客观方面:韩某将被害人高举过头顶后重重摔在水泥地面上,对毫无反抗能力、身体器官都很脆弱的幼儿,韩某实施的是极端暴力行为,这一行为具有非常的力度,造成了被害人颅骨崩裂等现实危害,导致颅脑损伤死亡的严重后果 。韩某的行为足以剥夺他人生命,也造成了死亡后果,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表现 。
主观方面:至于作案动机、具体的想法,当然只有韩某自己内心清楚 。但是韩某的整体犯罪表现、案发时的行为足以证明,韩某案发时具有针对幼儿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认知,而将幼儿高举过头顶后用力摔下这一行为,从行为力度、力量对比、危害后果、生活常识判断,对幼儿生命带来的应当是必然的致命后果,而韩某却不计后果、 不加控制地刻意实行,足以说明其具有刑法意义上的杀人故意 。依据刑法第 232条的规定,韩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
窝藏罪的构成包括 “明知是犯罪的人” 和 “帮助其逃匿” 两个基本要求,被告人李某在现场目击案发经过的前提下,开车带韩某离开,帮助韩某逃匿 。依据刑法第310条的规定,李某构成窝藏罪 。
二、公诉人建议法庭综合犯罪性质、情节后果、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以及从轻、从重处罚情节,对被告人韩某、李某处以相应的刑罚 。
故意杀人犯罪侵犯的是公民生命权,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社会危害性极大 。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65条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公诉人建议法庭在对韩某量刑时考虑如下因素 。
首先,韩某针对幼儿实施杀人行为,致人死亡,犯罪性质恶劣,手段特别残忍,后果特别严重;
其次,韩某当众施暴、作案后公然离开,主观恶性极大,社会影响恶劣;
最后,韩某出狱后2个月就再次故意犯罪,仅因口角纷争就严重施暴,人身危险性大 。
综合上述因素以及累犯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公诉人建议法庭对韩某判处死刑 。
被告人李某作案后主动投案,且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符合刑法第67条关于自首的规定,公诉人建议对李某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2年 。
审理至此,韩某故意杀人、李某窝藏一案的犯罪事实已经全部呈现于法庭,案件事实、全部证据、法律依据公诉人也已经在上述意见中予以详细阐述 。法理之外,公诉人要结合本案借助于今天的庭审特别提出如下内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