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优秀作文 诚信作文素材


“诚信”话题作文写作素材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 。
——孟子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说文解字》解释说:“诚,信也”,“信,诚也” 。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假冒伪劣 。
【事中诚信范】
1、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 。“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他对店主说 。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 。”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2、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3、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 。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 。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
4、(反例)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
【语中诚信意】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
——孔子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
——孔子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
——晁补之
祸莫大于无信 。
——傅玄
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