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制度并非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便已存在 。法律意义上的继承产生于私有制出现之后 。列宁曾指出:“遗产制度以私有制为前提 。”
我国《民法典》中继承权须作狭义理解,专指财产继承,即财产所有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继受死者生前财产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制度 。
在继承中,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财产所有人,称为被继承人 。对被继 承人财产权利和义务的继受者,称为继承人 。被继承人死亡后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

文章插图
继承是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种法律关系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关系的特征,主要如下:
(一)继承必须以被继承人的死亡为前提 。
被继承人的死亡是继承发生的唯一原因,不是因自然人的死亡而发生的财产移转均不能视为继承 。例如,夫妻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虽发生财产转让却不属于继承,甚至即使在夫妻一方死亡时,夫妻共同财产的一 半应分出归未亡一方所有,也不属于继承 。
我国《民法典》1121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而开 始 。”
此处的“死亡”不仅以自然死亡为限,还包括法律上的宣告死亡在内 。自然死亡,是自然人生命的事实终止,至于终止的原因,在所不问 。
宣告死亡,则为自然人法律上的死亡,根据我国《民法典》第46条的规定,“下落不明满七四后,或因意外下落不明满二年的,法院得因利害关系人或检察官之申请,为死亡之宣 告 。”
《二)被继承人死亡时具备个人所有的财产是继承的基本物质要件 。
自然人生存时的各项财产权利需要得到保护,固不待言,但自然人死亡后遗留下来的财产又该如何处置,这正是继承法律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 。
如果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则法律自当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按照被继承人的意愿对财产做出分配;如果没有遗嘱,则视为被继承人放弃该处分权,此时便依据继承法规定的继承人范围和顺序,实行法定继承 。
无论是依遗嘱指 定进行的遗赠,还是依法律规定进行的继承,无非都是对被继承人所留财产 的一种分配方式,因此均应以被继承人死亡时具备个人所有的财产为基本物 质条件 。
假设自然人虽死亡,但并无财产遗留,那么继承便不会发生,也无 事实上探讨的意义 。
(三)存在合格的继承人是继承得以发生的主体要件 。
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主体要素,继承关系也不例外 。所不同的是,一般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国家,而继承关系则只能是自然人,且该自然人与被继承人之间还必须存在着血缘或婚姻关系 。
我国 《民法典》以这种血缘或婚姻关系为依据,用具体列举的方式将其分为血亲继承人及配偶两种,他们各自的继承顺序和应继分法律均有明确规定 。
当然,被继承人在不侵害其他继承人特留分的范围内,也可在遗嘱中指定各继承人的应继分或遗产分割方法 。
这便是继承得以发生的主体要件 。如果被继承人死亡时没有继承人存在,那么继承将因缺乏人的要件而无从产生 。
因此,物质要件与人的要件缺一不可 。同时,如果继承人存在法律规定的丧失继承权之事由,那么其依然无法取得合格的主体身份 。此外,除继承人外,受遗赠人也有权受让被继承人的遗产 。
受遗赠人是指依照遗嘱的规定得无偿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人 。《民法典》对受遗赠人未作太多限制,只要具备权利能力并没有资格缺失的情况即可,不以自然人为限,法人、社会组织等均可,甚至继承人也能成为受遗赠的对象 。
- 定金违约金赔偿标准 法定违约金有哪些
- 民法典借款合同相关规定 合同法关于借款合同的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 监察法处罚条例解读
- 2022年虎宝宝最忌哪出生月份
- 有关收养的司法解释 民法典关于收养子女的新规定
- 法院保全房产最长期限 民法典保证期间最新规定3年
- 继承法司法解释全文 继承法第17条规定的什么内容
- 中国刑事诉讼法内容详细讲解 刑事诉讼法第69条是什么
- 有没有喝中药丰胸成功的 中药丰胸有用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豁免规定 外交赦免权怎么获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