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 强买强卖违反哪条法律( 二 )


(3)强迫交易罪中的“暴力、威胁”手段经常表现为为谋取经济利益、争夺势力范围、排除竞争对手,而采取堵门、阻工、闹事、控制破坏交通、殴打辱骂等方式,强迫他人退出竞争,迫使他人与行为人发生交易 。
(4)犯罪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犯罪嫌疑人通常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不履职,欺行霸市,称霸一方,致使在一定区域内生活或者在一定行业由从事生产经营的多名群众合法利益受损,对一定行业的生产、经营形成垄断,有的犯罪团伙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涉嫌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恶势力犯罪团伙 。
(一)主体证据
本罪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有关自然人和单位的主体证据内容可参考本书第一讲“高利转贷罪”中关于“主体证据”的相关内容 。
(二)主观方面证据
主观方面证据是指能反映犯罪嫌疑人明知违背对方意愿、有违市场交易规则,仍然强迫对方交易或不交易的主观心态的证据 。主要通过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来确定以下事实:
(1)强迫交易的动机、目的、起因和预谋情况;
(2)共同犯罪的,行为人之间犯意提起、联络、分工及犯罪预备的经过;
(3)单位犯罪的,还需要收集和提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的供述、单位集体讨论记录、签批文件、单位账目及有关证人证言等证据,以证实强迫交易行为系由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单位的负责人或被授权的其他人员决定同意的,谋取的不正当利益或违法所得大部分归单位所有 。【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编:《公诉案件参考标准》,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 260页 。】
(三)客观方面证据
客观方面证据是指能证明犯罪嫌疑人利用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了刑法条文规定的五类强迫交易行为且达到情节严重标准的证据 。
(1)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暴力、威胁行为的证据,如组织人员强行堵工、拦路、言语威胁等;
【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 强买强卖违反哪条法律】(2)受强迫而进行交易或退出竞争的证据,如购物发票、收据、付款凭证、交付的货物照片及现场勘验笔录、股权转让协议、退出投标拍卖程序的文书等;
(3)违背被害人意愿、正常市场交易规则的证据,如能证明市场交易价与犯罪嫌疑人出价存在差距的商品价格表、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工商管理等部门出具的证明等;
(4)情节严重的证据,如造成他人受伤的医院病历资料、鉴定意见,实施多次强迫交易行为的证人证言、报警记录,能反映强迫交易数额的书证和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 。
主要的证据种类包括:
(1)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证实强迫交易行为持续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参与人、指使人,采取的暴力、威胁手段,犯罪工具的来源、去向,强迫他人交易的商品、服务的种类/项目、数量、价格/费用,强迫他人参与或退出投标、拍卖的方式手段,强迫他人转让或收购股份、债券的价格、经过,强迫交易获利的数额等;
(2)被害人陈述,证实内容同上;
(3)证人证言,证实内容同上;
(4)书证、物证,包括商品价格表、装修搬运服务协议书、居间合同、股权转让协议书、营业执照、收款收据、材料清单、银行交易记录、微信转账记录、支付宝交易记录、借记卡交易明细、照片、发票、账簿、行政处罚决定书、商品原物等;
(5)鉴定意见,包括法医鉴定意见、价值评估鉴定意见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