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盘珠神煞断口诀 走盘珠吉凶断( 三 )


当时斗鸡子的方法和现在流行的碰蛋也许是相似的,都是手握鸡蛋互相撞击,比哪个蛋壳更硬一些,这真是一种简单又实在的乐趣,所以它能够延续这许多年 。
(三)被下诏禁止的“镂鸡子”这些有关鸡蛋的习俗并非一帆风顺,仅仅在唐代,“镂鸡子”的习俗就分别在唐高宗和唐玄宗时期被下诏禁止 。也许后来“镂鸡子”少见,就和这两道诏书有关 。
唐代初期,国家处于上升期,财力、精力、人力俱有,因此从南北朝时期继承而来的寒食节“镂鸡子”习俗获得了大发展 。虽然由于鸡蛋难以保存,也未见之于流传于世的绘画作品,我们已经不知道当时的镂鸡子是怎样的精工细作 。从当时不得不下诏禁止镂鸡子来看,恐怕当时工匠技艺已经炉火纯青,制作堪称靡费之极了 。


滚盘珠神煞断口诀 走盘珠吉凶断

文章插图
“京城镂鸡子”的作品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录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四月《停诸节进献诏》说:
“朕抚育黎庶,思求政道,欲俭以训俗,礼以移风,菲食卑宫,庶几前轨 。比至五月五日及寒食等诸节日,并有欢庆事,诸王妃主及诸亲等,营造衣物,雕镂鸡子,竞作奇巧,以将进献,巧丽过度,靡费极多,皆不由朕心,遂至于此 。又贞观年中已有约束,自今以去,并宜停断,所司明加禁察,随事纠正 。”
从这道诏书看,在贞观时期,唐太宗已经下诏限制镂鸡子了,不过成效不大 。同样地,唐高宗这道诏书也没有真正禁绝镂鸡子,逼得八十年后的唐玄宗又下了一道诏令,《旧唐书·玄宗纪下》载,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春二月甲辰,唐玄宗下诏“禁大寒食以鸡卵相馈送”,不允许在寒食节的时候互相送鸡蛋 。《唐大诏令集》收唐玄宗《禁断寒食鸡子相饷遗诏》说:
“敕:天地之德,莫大于生成;阳和之时,先禁于卵犊 。比来流俗间,每至寒食日,皆以鸡鹅鸭子,更相饷遗 。既行时令,固不合然,自今以后,永宜禁止 。”

滚盘珠神煞断口诀 走盘珠吉凶断

文章插图

明面上看,寒食节多用鸡蛋,破坏了春天时的天地生气,但张衡《南都赋》说“春卵夏笋,秋韭冬菁”,可见春天里多吃蛋本就是自古以来的民俗 。鸡蛋的耗用未必是主要原因,我们可以参看《唐会要》里收录同一份敕令,文字稍有出入:
“比来流俗之间,每至寒食日,皆以鸡鹅鸭子,更相饷遗,既顺时令,固不合禁 。然诸色雕镂,多造假花果及楼阁之类,并宜禁断 。”
在《唐会要》所列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镂鸡子已经到了在小小的鸡蛋壳上“多造假花果及楼阁”的程度,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会是怎样的奢华模样 。以唐代追求富丽、务求华贵的风尚,很可能在蛋壳上还会涂色敷彩,甚至在蛋袋上做文章 。区区一个寒食节互相赠送的鸡蛋,也要费尽心思做得这么讲究,以至于到了皇帝下诏禁止的程度,唐朝,果然是那个霸气四射的唐朝啊 。
(四)今日的“碰蛋”习俗每到春夏之际,画蛋和碰蛋的活动就会在许多地方进行,比如江浙,比如安徽,比如江西,比如山东,比如广西,比如贵州……
和唐代时白居易、元稹这些官宦人家也准备镂鸡子不同,现在的画蛋和碰蛋大多是小朋友的乐趣 。所画的蛋,不求精美,只要天真,就连碰蛋的日子,也未必在寒食节 。贵州的碰蛋节在农历二月二,山东有的地方在清明节碰蛋,江浙一带碰蛋的时间在立夏,还有一些地方在端午节碰蛋……一千多年过去,寒食节的“镂鸡子”习俗已经有太多变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