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魏坤琳 dr魏



doctor魏坤琳 dr魏

文章插图

前几天,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和我吐槽到深夜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当一个职场妈妈后,身份的转变竟然让她累到生不如死!
白天在公司里忙得团团转,时刻担心生完孩子、回归职场后分分钟失去核心竞争力;下班到家,2岁孩子正处于“terrible two”的叛逆期,处处与她做对,感觉耐心消耗殆尽;而唯一能搭把手的老公却沉迷在电脑前和游戏相爱相杀,画面一度让她怀疑是不是嫁错了人?!
看着自己这一地鸡毛的生活,朋友说,自己说好不随大流地焦虑,一下子又涌上心头,苦涩得要命 。
都说孩子是在天上挑选妈妈选中了自己,而自己却无法给他更幸福的家庭环境和一个有竞争力的未来,这如何能让人不焦虑?
育儿焦虑,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普遍面临的现象 。
曾经有一个观点是这样总结的: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
这总结可以说是非常到位的,至少,不焦虑的父母是不多见的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爱孩子的母亲,都在或多或少地因为孩子也因为自己焦虑 。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焦虑的根源,除了大人的不安定之外,可能还与我们缺少经过科学验证且行之有效的科学育儿方法有关 。

doctor魏坤琳 dr魏

文章插图

世上最难的工作是什么?是做父母,特别是做母亲 。养娃就像玩游戏升级打怪,得有自己的“绝招”才行,否则,你和你娃都会死得很惨 。
为了获得“绝招”,有人向父母学习 。关于如何育儿,我们的父母自有一套说法和做法 。不过,超级爸爸要说的是,他们的做法虽然不会倒退到裹小脚的习俗中,但毕竟没有融入现代科学理念,很多做法更是被证明是错误的,你还是早点遗弃为好 。毕竟,21世纪都已经过了快1/5了,孩子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以往,孩子自身的需求和从前的孩子也有天壤之别,你还照着上世纪父母的招数养孩子,那孩子长大后能有竞争力吗?
父母的老招数不灵了,自己又不懂,解决办法只有一个:自学成才 。现在各种育儿书籍、知识付费产品,任君选择啊 。只可惜的是,很多父母钱花了不少,却没什么真正的效果 。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家长不识货,不知道哪些是科学的管用的育儿理念和知识;二是市场上的育儿书籍和知识付费产品良莠不齐 。其结果是,许多家长花了钱,却始终如隔靴搔痒不得真领,于是,各种焦虑就产生了 。
2018年9月,新浪教育发布了《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非常焦虑”,仅有6%为不焦虑 。可你知道孩子处于什么阶段的时候,家长最为焦虑吗?答案是幼儿和小学阶段 。
家长为什么在孩子这个阶段最为焦虑?老话这么说:三岁看长,七岁看老 。科学的解释说,0-6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能否抓住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启蒙引导,对孩子的未来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
【doctor魏坤琳 dr魏】
doctor魏坤琳 dr魏

文章插图

大名鼎鼎的Dr.魏在其《Dr.魏的50堂科学育儿课》中说,我们所有的养育行动,都是在塑造孩子的大脑,塑造过程就像开辟森林中的小路一样,经常走的路,就留下来了;不经常走的路,逐渐就荒废了 。在0-6岁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期,科学的养育方式会强化神经元的连接,塑造出更高效的大脑 。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大脑要训练、开发,原来开发的意义在这里 。常言道:专业的事情还得专业的人做,此话不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