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府 探花府什么意思( 二 )


二、拱辰头亭周边村庄、城内及仙游山区、台湾各地的传说 。雷海青于公元716年生于仙游石苍高阳山区一户姓雷的畲族农民家庭,因其嘴唇周围皮肤乌黑,家人以为不祥,把他抛弃于村外田垠边,被路过的木偶戏班主捡去代为抚养,在戏班里成长为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善于音乐歌舞,后被选入宫,成为宫廷的梨园乐官 。公元739年曾奉旨率朝廷戏班来莆慰问江梅妃家乡父老,首场戏选址在今头亭搭台演出,震动全莆田 。安史之乱时,雷海青因拒绝为叛贼弹奏琵琶而被安禄山割掉舌头,血流满面,仍痛骂不止,终至惨遭肢解,壮烈捐躯 。唐玄宗感其气节,敕封他为“唐忠烈乐官”、“天下梨园都总管”等,其忠魂时时显圣,屡屡救驾庇民 。宋端宗褒封他为“田公元帅” 。元代中期,辰门兜里人在雷海青首演原址构筑固定式戏棚,让戏班不时演戏酬神,纪念雷海青 。明初又正对戏台建立瑞云庙,供奉田公元帅,成为莆仙民间奉祀戏神的祖庙 。各地戏班凡有排演新剧,均来此开棚献演,形成俗例,沿袭至今,天下皆知 。头亭戏台演剧不断,辰门兜民众由此养成了上午下地耕作,下午及晚间聚集瑞云祖庙看戏的习俗,数百年来特色不变,为其他地方之所罕见 。
三、沿海地区民间流传 。雷海青生于公元725年,其父雷智彪系姑苏妓院乐师,后与青楼一舞女相爱私奔,逃到家乡莆田田庄村,靠捕鱼、拾贝和卖艺为生 。长女名海珊,次男叫海青 。父母见子女聪明可爱,便教他们歌舞音乐 。一日,父子在海滩上捕鱼抓蟹时,拾得一块红玉石,带回家中锯成两块,大的雕成文枕琴,小的刻成白玉笛,让海青弹琴吹笛,放声歌唱,并编出了优秀梨园曲目《白玉惊鸿舞》,轰动京城 。后遇海盗劫掠,家被烧,母被杀,姐被掳,父逃生,海青无家可归,病成疯癫,父子沿途求乞,卖艺为生 。
江东鸿儒江仲逊精通医道,乐善好施,生有子女二人,子名采芹,女叫采蘋,能歌善舞,扶困济贫 。采蘋偶然遇见海青父子,怜其凄惨,慕其才华,恳求父亲为其排忧解难,接回家中医治 。海青病愈后,雷智彪亲授歌舞技艺与采蘋和海青,造诣日深 。不久采蘋被选入宫,玄宗宠爱有加,封为“梅妃”,但因思念父亲,终日闷闷不乐 。
雷海青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技艺超群,声誉大振 。江梅妃奏禀唐玄宗,龙颜大悦,下旨宣召海青进京 。雷海青带领荔城“十音”“八乐”“大鼓吹”及“文枕琴”等歌舞乐队赴京演出 。莆田歌女与皇妃同台献艺,优雅壮观,唐玄宗当场封雷海青为宫廷乐师,宫中朝臣十分敬重他 。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攻下长安,大摆庆功盛宴,命雷海青奏曲助兴 。海青趁其不备,以文枕琴猛击安禄山,被其部将拉住,斩于试马殿前,琴碎身亡,壮烈殉国 。唐肃宗登基后,下旨在江东建立浦口宫祭祀梅妃,并追封雷海青为探花,授三品官衔、天下梨园都总管 。乡亲们在浦口宫旁再建“飞云庙”奉祀戏神雷海青 。
四、莆仙地区民间传说信仰特别,诸如山有“山神”,门有“门神”,桥有“桥头神”等 。雷海青作为戏剧行业的保护神,所有戏班一律奉祀他为“祖师爷”,号称“田公元帅”.据老辈艺人相传,莆仙戏班最早奉祀“盘古”帝王为戏神,宋朝以后才开始安奉雷海青的神位,尊称其为“戏神” 。各地供祀戏神雷海青的宫庙甚多 。
田公元帅相关故事
1、神童问世 。
雷海青生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其父雷智彪系姑苏妓院乐师,技艺超群,后与青楼一舞女相爱私奔,逃回家乡莆田湄洲湾北岸田庄村,靠捕鱼、拾贝和卖艺为生 。生有一女一男,女名海珊,男名海青,二人长得端庄秀丽,聪明灵敏,父母十分钟爱他们,从小就课授他们歌舞 。小海青长得活泼可爱,圆圆的脸蛋,又红又润,逢人欲笑的小嘴巴,逗人喜爱,两边一对深深的小酒窝,非常动人 。据神话传说:他嘴角的两旁,各有五道螃蟹脚似的纹记,乃是观音菩萨特地为他画上的标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