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区域抽烟属于违法吗 服务行业场所抽烟的风水( 四 )


冯鑫竭力避免暴风成为下一个乐视 。
回老家闭关一个月之后 , 冯鑫提出了“DT大娱乐”战略 。虽然害怕暴风成为下一个乐视 , 但暴风的这一战略颇有些乐视生态化反的影子 , 而后“DT大娱乐”又升级为“N421” , 暴风的“小乐视”外号坐实了 。
视频行业需要长期烧钱 , 没有“大腿”的暴风无法安心走一个长期战略 , 它需要一系列能带来资金的风口和生态 , 冯鑫也需要向投资人交代 。2015年4月 , 暴风组建VR项目 , 成立暴风魔镜 , 增资扩股 , 华谊兄弟投资2400万元 。
“暴风魔镜是暴风股票疯涨的关键一部分 。”魏城告诉《中国企业家》 , 除了播放器 , 暴风并没有其他真正核心的业务 , 买了一些直播、体育的版权 , 但大多是资本运作或者置换性的资源 。
VR在2016年成为风口 , 资本疯狂追捧 , 冯鑫押对了一个宝 。当时全国做VR的公司很多 , 但基本上都是创业小公司 , 暴风是其中品牌认可度最高的公司 , 讲出来的故事也最容易让投资人买单 。
“那是猪都能飞的风口 , 公司那时有钱又有人 。”不过 , 在魏城看来 , VR技术并不成熟 , 甚至发展C端产品的路线也不符合市场需求 。
魏城回忆 , 当年 , 当暴风魔镜在ChinaJoy设展时 , 他接触了不少经销商 , 他们对于大型VR设备有很大需求 , 比如在商区设置一个体验场所 。
“你卖一个C端的小盒子 , 可能就几百块钱 , 但你做一套大型设备加上体验内容 , 至少可以养一个团队 。”魏城认为 , 如果当时魔镜留一个B端团队 , 至少会坚持到现在 , 因为有很多比暴风小的公司还活着 。但那时候 , 魔镜的业务五花八门 , 精力分散在各种C端产品 , 甚至还有一个颇为鸡肋的机器人部门 。
冯鑫顾及不了这些 。彼时 , 暴风集团的“三驾马车”还在紧锣密鼓地布局 , 影音、VR之后 , 便是体育 。
2016年6月 , 暴风体育成立 , 先是在PC及APP播出了中超、德甲等版权赛事 。2016年9月底 , 暴风体育推出2.0版本的超级APP 。一个月之后 , 暴风体育播出了新赛季全部场次的CBA比赛 。
选择做体育之前 , 暴风先试水了影业 , 做了很多实体调研 , 甚至在三里屯开了一个小电影院 。2015年 , 甘薇担任制片人、在乐视网独播的网络自制剧《太子妃升职记》黑马般爆红 , 带动乐视生态迎来一个小巅峰 , 冯鑫自然看在眼里 。但是 , 那时影视IP火热 , 成本飙升 , 暴风最后还是选择了体育 。
当时暴风影音的COO赵静坤想做一个新尝试 , 便去了暴风体育做COO , 暴风影音的负责人变成了张鹏宇 。赵静坤在暴风从产品做到产品VP , 是冯鑫比较信任的“老人” 。暴风内部人士透露 , 为了做好业绩 , 她甚至通过算命将原名赵军改为更为吉利的赵静坤 。
沈来和团队负责暴风体育的前期招聘 , 整个早期团队就5个人 。由于赵静坤将暴风影音的一批核心研发人员带到了体育 , 所以暴风体育的招聘工作集中在市场、产品和推广等岗位 。整个暴风体育团队在2个月内就达到了100人 。不过 , 赵静坤离开暴风影音时带走了核心研发团队 , 一度让随后主管暴风影音的张鹏宇非常崩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