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错误观点应纠正

养狗错误观点应纠正
(一)"家中养犬没必要注射疫苗"
有人认为,家中养的犬,从不带出家门,没有必要打预防针,这是不科学的 。虽然犬不出门活动,但犬要呼吸空气,空气尘埃中的病原微生物进入犬的呼吸道也会引起呼吸道疾病;主人出门鞋底上、衣裤上难免不带回病原体,犬亲热时用舌头舔,也会感染胃肠道疾病;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病,如果犬健康带毒,很容易传染给主人而无法治愈 。所以家中养犬必须预防注射狂犬病、犬瘟热、细小病毒等疫苗 。

养狗错误观点应纠正

文章插图
(二)"给犬驱虫,多此一举"
即使室内特别清洁卫生,犬也从不采食生冷食品,但仍有可能感染寄生虫 。例如,犬的蛔虫可通过母体胎盘和乳汁传播,也就是说,犬在未出生前或者是在哺乳期间就有可能感染蛔虫;犬被蚊子咬伤后,有可能感染心丝虫,华西动物医院已发现多例心丝虫病犬;犬有舔主人鞋子、衣裤、地板、家具的习惯,脏东西进入胃肠道很容易感染寄生虫 。犬的某些寄生虫还可传染给主人,所以要么不养犬,要么必驱虫 。
(三)"犬未外出不会生病"
有些主人缺乏医学常识,犬生病后老是想不通:它从来不出家门,不可能生病,肯定是吃东西吃多了 。绝食绝饮多天,不是病是什么?犬虽然未出门,但它不是生活在无菌的真空环境中,它采食、饮水、呼吸空气、舔主人鞋子、衣裤、地板及家具时,其中的病原微生物都有可能引起疾病 。犬应有活动场所,需要运动和光照,适当的运动可增强犬的抗病能力,关在家中反而易患病 。
(四)"妊娠母犬不能喂鸡肉和鸡骨头"
有人认为妊娠犬喂鸡肉或鸡骨头后会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和流产,这是毫无科学道理的 。胚胎早期死亡或流产是由一定致病因素引起的 。鸡肉或鸡骨头中含有什么致病物?人和犬都是哺乳动物,受精、着床、妊娠、流产、分娩的机理都是一样的 。妊娠妇女为什么能吃鸡肉?为什么能啃鸡骨头?吃了鸡肉和鸡头后为什么不流产?事实说明,妊娠犬可以喂鸡肉 。因为鸡骨头容易造成食道梗阻,最好少喂或不喂 。
【养狗错误观点应纠正】(五)"控制妊娠犬食量才不会难产"
不少主人认为给妊娠犬控制食量可防止难产,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引起难产的因素很多,主要与品种(如北京犬、斗牛犬、吉娃娃犬容易难产,德国牧羊犬、金毛猎犬不易难产)、体型(大中型犬一般不难产,小型、微小型犬容易难产)、年龄(第一次发情就配种的犬及老年犬容易难产)、营养(营养不良、营养过剩的犬容易难产)、妊娠期长短(妊娠期越长,难产率越高)、运动(妊娠犬不运动易难产)、有无难产及剖腹产史、犬产道有无狭窄或畸形等有关,而营养过剩仅是其因素之一 。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母体供给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以及钙磷等矿物质元素 。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不足以满足胎儿的营养需要时,就会动用母体体内的营养,妊娠犬就会变瘦,钙磷缺乏时,妊娠犬就缺钙,四肢无力,甚至瘫痪 。
应不应该控制饮食量?如果犬食欲好,食量大,就应该控制食量,特别是控制含糖多的饲料 。但控制到什么程度为宜?一般说来,以配种时的体况为标准,妊娠母犬在妊娠期间既不变瘦,也不长胖就恰到好处 。
临床上常见一些犬主为了避免犬发生难产,大量控制妊娠犬的食量,致使母犬分娩前枯瘦如柴,背凸如弓,腹大如鼓,反而加大了生产的难度 。因为营养不良,分娩时母犬体力差,阵缩无力,反而容易难产;如果作剖腹产手术,母犬的耐受力差,生命的危险性加大;母犬体质差,产后乳汁少,会影响幼仔的生长发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