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什么意思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假期在众好友的推荐下看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这本书是尹老师结合自己女儿的成长经历向我们分享了她16年的教子心得,读这本书初衷是向这位优秀的教师学习如何做一位好妈妈,但不曾想收获更多的是从这位好妈妈细腻的文字中我反思如何做一位好教师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什么意思】我感触最深的是她教育方式上的“有心而无痕”,貌似无心插柳却柳成荫,也让我对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正地理解了 。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在这里我主要想说的是和阅读有关的感受 。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问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语道出阅读的重要性,书中尹老师女儿高考时语文成绩取得140分的高分是证明,我们身边展开语文主题学习学生大量阅读后妙语连珠,写作行云流水也是证明,所以我们要坚持教学中大量阅读,感谢这本书为我解答了关于阅读的一些困惑 。
首先是阅读兴趣的培养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经常用“大量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但如何培养阅读兴趣是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花点心思的 。尹老师为了培养女儿阅读兴趣从小就深情并茂给女儿读故事书,还把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在公共场所看到一些广告语、标语就读给女儿,这个过程激发了女儿识字的欲望,无形中也为阅读奠定了基础,在生活中学习值得我们借鉴 。尹老师在女儿二年级时认为女儿阅读水平已经具备再上一个台阶的可能,就建议女儿读长编小说 。如何使女儿产生兴趣,她花了以下心思:她去书店挑选了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书中有很多悬念,尹老师总是有意无意把一些情节讲给女儿听,这样几次女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故意看的比较慢,而女儿迫不及待想知道后面的故事,顺水推舟女儿就开始自己看,女儿开始有畏惧心理,尹老师鼓励说大概意思看懂就可以了,就这样女儿看完了第一本,也逐渐建立自信,紧接着尹老师又引导女儿看了金庸剩余的13部武侠小说,相信你和我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基于语文素养对学生的高要求、新编教材的变化趋势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都倡导学生只学习课本是源源不够的,要发挥课本的范例作用,鼓励学生展开同类文章的阅读甚至整本书的阅读 。身教胜于言教,当然首先我们要自己先进行阅读,兴趣的事儿,我们可以借鉴尹老师的阅读需要诱惑,在次基础上想出更多巧妙地方法,这是需要花大功夫去思考和探索的 。
阅读兴趣的培养我想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书籍类型的挑选,书中提倡要以学生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唯一选择标准,我深表赞同,开卷就有益,家长和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优秀作文选”、“古今中外名著”等,认为只有此类书才是最有营养的,不问学生是否感兴趣 。我观察到很多学生对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米小圈等系列书籍特别感兴趣,此类书在很多家长看来是对学习没有帮助的闲书,其实不然,学生对此感兴趣一定是符合了他们的口味,并且能够吸引他们尽快读完 。试想你所挑选的营养书籍是他们所排斥的,根本就不想看,那最后有用也变成无用了 。他们阅读自己认为有趣的书,实现了阅读活动,自然也会达到有用的目的 。这个过程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都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学生会为书着迷,爱上读书 。
兴趣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广阔的阅读天地,在阅读过程中有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那就是去功利化 。我们总是习惯以考试为导向,以分数为评价标准让学生去有目的地读书,阅读时我们还希望学生记住一些优美段落,读完后写篇读后感,习惯了阅读后总得留些痕迹 。我们急功近利,总希望阅读也能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的太过着急让原本兴趣盎然的阅读变得索然无味,殊不知这些习惯性行为正在破环学生的阅读兴趣,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 。拿学生为例,我要说:“下节课我们去图书馆自由阅读 。”学生欢呼雀跃,接着说:“快下课时交流读书心得”或者“写一篇简单的读后感”,学生立刻哀声一片 。带着太多阅读本身以外的目的去阅读,学生会觉得阅读的乐趣骤减,更多的是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去读书,这样阅读是有局限的 。我想自己以后需要做的是放缓步调,让学生回归最纯粹的阅读,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兴趣,只是想读书,毕竟全身心投入阅读本身也是一种享受 。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需要积累的过程,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如果读的足够多,学生所受的影响自然会显现出来,而且学生年级越高,阅读能力对学生智力的影响越明显 。我想自己也曾不知不觉中做过破坏学生阅读兴趣的事还浑然不知,如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让学生复述看的内容等,试想我们饶有趣味在看一本书,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接下来的精彩,突然被打断或去刻意记住点什么总会觉得扫兴 。因为即使有些字不认识也是不影响整篇理解的,复述内容又回到功利性的问题上了 。此时我想对于学生的阅读应该抱有一种“静待花开”的态度,我知道放开手做到这点很难,但我愿意去尝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