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龙脉风水 兴宁风水龙脉真实故事


欢迎来到伦哥视野!
我国古镇众多,风格各异,在广西喀斯特景观遍布的青山中,有个隐秘的千年古镇 。它没有江南古镇的显赫,也没有蜀中古镇的大气,如同一块原玉,未经细磨、古朴典雅 。它就是黄姚古镇 。

南宁龙脉风水 兴宁风水龙脉真实故事

文章插图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省贺州市昭平县的东北部,距离桂林约200公里 。古镇面积约4平方公里,这里是南岭的余脉所在,遍布岩溶洼地、峰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黄姚地处姚江西岸、宝珠江南岸、兴宁河北岸,景色秀美,古人便在这三江之间的高地上建起了一座街道布局如龟背纹样的市镇 。
南宁龙脉风水 兴宁风水龙脉真实故事

文章插图

古镇最早的居民,以黄、姚两个姓氏为主,因此得名黄姚古镇 。黄姚两姓族人在宋朝时就从北方迁徙至此,发现这里青山环绕,小河穿行其间,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就在此定居下来 。发祥于宋朝年间的黄姚古镇,此后兴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直至民国时逐渐衰落 。
酒壶、真武、鸡公、叠螺、隔江、天马、天堂、牛岩、关刀等九座山峰环绕古镇,这样的地势被黄姚人骄傲地称为“九龙聚穴” 。九座山峰中最为尊贵的是位于东北方的真武山,黄姚人认为背枕“龙脉”,能“人杰地灵、财富民兴” 。
南宁龙脉风水 兴宁风水龙脉真实故事

文章插图

由于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而且交通不便,所以村镇处于半封闭状态,使得黄姚古镇古老的民居、众多的文物得以保存 。峰丛间的谷地里散落着300多座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岭南民居 。现在黄姚仍有2000多人在此生活,绝大多数为原住民 。江水环绕、亭台楼阁,青石街巷、楹联处处,岁月让诗意密密交织其中 。
一进入黄姚古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参天大树龙爪榕 。它的树干很粗,几个人张开手臂才抱得住,枝条向四周展开,交错纵横,如同巨大的绿伞 。
南宁龙脉风水 兴宁风水龙脉真实故事

文章插图

古镇的清晨最宁静,青石板路偶有行人,古老高大的榕树生长在河边、小径上,安静的小桥,潺潺流动的小溪,一切都像岁月中被尘封的回忆,让人感受到真正的岁月静好 。黄姚精致的古石桥共有15座,石跳桥和带龙桥是其中的代表 。200多年的石跳桥由三十一个石墩组成 。带龙桥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是15座古桥梁中最大的一座,由两个桥拱组成,拱桥呈半月形横跨在新兴街东面的小珠江上 。它也是古镇景致的地标,游人不可错过的打卡之地 。
南宁龙脉风水 兴宁风水龙脉真实故事

文章插图

黄姚古镇有东西南北四道城门,城门都很袖珍,透露着黄姚人的朴实,不讲排场,只求一方宁静生活 。进出城门的古道是用青石板铺就的,历经岁月洗礼,散发出幽远的微光,述说着久远的故事 。
古镇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祠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 。古镇内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了独特的风景 。古镇8条主街道全部用黑色石板镶嵌而成,虽历经沧桑,至今仍无丝毫松动,街道平滑如镜 。镇内数百座古建筑为九宫八卦阵式布局,属岭南风格建筑 。
南宁龙脉风水 兴宁风水龙脉真实故事

文章插图

依山傍水的黄姚,由于镇外田少地贵,于是不管大户小户都沿着江两岸聚在镇内 。山脚下地形狭窄、高低不平,又遍布石头,黄姚人就依山就势,将房子层层地建在石坡上 。古镇里最具代表性的清代建筑“司马第”,就是建在狭促的石台上,沿着地势递进 。黄姚人将这种台阶式的庭院称为“步步高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