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格门牌和码链是否属同一体系 码链物格门牌是否是真的

据码链传媒消息,全国首场“物格门牌”专场拍卖将于7月28日在成都第一江南酒店开拍 。有业内人士预测,此次“物格门牌”的线下专场拍卖,或将引领NFT数字资产拍卖的新潮流 。
据悉,首场“物格门牌”拍卖会甄选了具有市场稀缺性的商超类、风景类、娱乐类“物格门牌”公开拍卖 。
其中商超类的“泛悦mall门牌”对应的是位于成都南城科华商圈的一站式品质购物中心—成都泛悦Mall,风景类的“都江堰景区门牌”对应的是国家5A级风景区、著名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 。娱乐类的“COCO酒吧慢摇吧(银河中心店)门牌”对应的是代表成都夜间慢生活的知名品牌COCO酒吧慢摇吧 。
物格门牌是中国原创的可全民参与受益的数字资产产品 。是由全球二维码扫一扫、码链组合专利池专利技术发明人徐蔚,基于扫一扫、码链组合专利架构的物格新经济生态体系开发的数字资产产品,是全球唯一同时具备“数字地产+NFT通证+物联网域名”三重属性;基于“扫码链接,统一扫码,统一发码,形成闭环”的码链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构建的,数字经济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物格门牌和码链是否属同一体系 码链物格门牌是否是真的

文章插图
在中国,基于扫码链接的“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码链是区块链的升级版 。通过扫码链接,可自动叠加自己的数字人DNA,生成新的码,码与码形成链条,故称“码链code chain” 。自从发明人徐蔚在2012年提交扫一扫全球专利PCT以来,中国每年扫码链接的人数已经超过11亿,每年扫码行为超过1000亿人次,根据某公司上市报告,仅某宝处理的以扫码为主的金额在2019年度达到119万亿元 。在中国,基于扫码链接的“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
徐蔚在他的新作《码链新大陆物格新经济》中,对码链物格新经济生态的表述是这样的:该生态是在一个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等5W元素的“二维码”为单位的信息维度上,建立起的一个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一一对应的多个平行世界 。
这个数字化的平行世界不同于基于IP的虚拟世界网络空间,它搭建了一个以人为基础的去中心化(或者说泛中心化)的数字经济新生态体系 。在这个新生态体系中,核心的元素是“物格” 。“物格”是“三维世界物理空间”的数字网格化 。“物格”以真实存在的物理时间和空间、有价值的土地为锚定物成为人类行为可以“追根溯源”的“根” 。
“物格”通过“数字人”扫码链接来标识人类的数字化行为,与数字人的5W(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行为相匹配,具有地理位置唯一对应标识的物理空间网格 。物格记录“人类的数字化行为”,让每一个人,每一块土地,都成为了物联网的接入点 。这款数字资产产品,基于扫一扫与北斗卫星数据的融合,具有“全球唯一性、行为可识别、场所可定位、交互可溯源”的特征,天然具备非同质化通证的NFT属性 。
相对于具备NFT属性的艺术品只有欣赏价值以外,它还可以作为数字经济的生产资料,通过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智能合约,给持有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
物格门牌,也是码链数字经济“点线面体系”中的“交易所”:呈现的是交易发生的场所 。物格门牌对应真实的线下门店,通过消费行为的聚集而自然形成遍布全中国300个城市,3000个区县的2100万个门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互通互联基于码链的“物格链”,对应的是10亿民众的消费额度,不仅总量是2100万个,而且自带收益,自带流量,全网记账,自主可控 。
物格门牌是锚定土地的数字经济生产资料,劳动力是数字人,扫一扫就是劳动工具,数字人通过扫码链接,传播分享等数字化劳动,创造出数字劳动的价值,通过智能合约,带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收益 。每个物格门牌的价值,是通过“扫码链接,数字人行为”所创造的,可以通过看广告、扫码购物、扫码支付、扫码共享等多种模式创造,物格门牌主人通过贴码,即可获得其稀缺性价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