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无土养殖密度多少合适?

泥鳅无土养殖的优点是由于鳅鱼在细砂中栖息,出售时起捕效率高,味道比泥中养出来的泥鳅好,养殖密度也比泥中养殖的泥鳅提高四倍 。在混泥土制成的水池中,春季孵化的泥鳅,年底时大的个体可以长到15~16厘米 。那么泥鳅的无土养殖密度多少合适?

泥鳅的无土养殖密度多少合适?

文章插图
1亩=666.67平方米
泥鳅放养密度为80尾/㎡
666.67×80=53333.6≈53334尾
一亩大约下53334尾
无土泥鳅养殖的鳅种苗放养
种苗放养前10天,养殖池加水30厘米,将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消毒 。3天后施基肥肥水,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鳅种在下塘后就可摄食到一些天然饵料生物 。
种苗放养时间为5月17日,放苗时对暂养的野生鳅苗进行最后挑选,操作方法是,在较大容器中配制4%的食盐水,将野生泥鳅苗倒入盐水中浸泡4~5分钟,伤病的泥鳅苗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泥鳅苗会发生昏迷、软弱无力,淘汰这类个体,将在盐水中正常活动的泥鳅苗进行放养,通过食盐浸选法共放养泥鳅种96 千克,放养密度为80尾/㎡ 。
泥鳅养殖一亩需要多少斤泥鳅苗?
这要根据你用哪种方式养殖,如水泥池单一养殖、池塘混养、稻田养殖等 。其中水泥池单一养殖相对来说放养量较大,一亩放5cm~8cm的苗30000条左右比较适中,养殖8个月,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 。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农家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简单易行 。
投喂技巧:
1、四定投喂技巧 池塘饲养泥鳅,鳅苗下塘后2天内不投饲料,等鳅苗适应池塘后再投饲料 。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
2、四看投喂技巧 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给泥鳅投饵时,通过观察池塘的表面现象就能判断实际的投饵量是否合适 。一看吃食时间长短、二看泥鳅个体的生长大小、三看水面动静、四看水质变化 。
无土泥鳅养殖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养殖池与鱼巢修筑
养殖池的大小可由养殖的数量而定,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池需要用硬化水泥结构,防止泥鳅钻入泥底 。进水口的设计赢高于水面高度,防止泥鳅逃跑,出水口则应以细密的网状格挡住 。鱼巢则可用废弃的自行车轮胎,柔软性好,避光性强,可以为泥鳅提供一个舒适的栖息场所 。
2、水质
由于泥鳅在整个养殖过程都生活在水中,对水质的要求需要新鲜,要无异味异色,而且应该经常加注新水,能够使水不断流动则效果更好 。
3、水草
在水池中投放水草不仅能为泥鳅提供嬉戏的地方,还能为泥鳅遮挡阳光,同时还能够整体改善池内的生态环境,为泥鳅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作用 。
无土养殖泥鳅技术不仅易管理,而且出售泥鳅的时候也非常容易捕捉,不容易逃跑 。
泥鳅的饲养日常管理有哪些?
1、饵料选择: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水中的小型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其喜欢吃的食物 。人工养殖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黄粉虫、蚯蚓、蛆虫、河蚌、螺蛳、鱼粉、野杂鱼肉及畜禽下脚料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泥鳅喜欢夜间觅食,因此应早晚各投喂一次 。养殖前期通常按鱼体重的3~4%投喂,中期按鱼体重的4~6%投喂,后期可适当减少配合饲料的投喂量 。
【泥鳅的无土养殖密度多少合适?】2、饵料投喂:泥鳅投饵要坚持四定原则,阴雨、闷热天气适当减少投饵量,每天要坚持巡田一周,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例如田埂有漏洞、漏水、死鱼等都应快速处理,并保持池水嫩绿色 。每隔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液消毒一次 。藕田的施肥以多基肥为准,少用化肥,农药应选择高效低毒的产品,而且对泥鳅无害 。定期换水,每次换水20~30%即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