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稻田养殖技术有哪些

稻田养殖青虾,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也是一项很有以展前途的养殖方式 。其主要操作技术要点是:

青虾稻田养殖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青虾稻田养殖技术
1,选好田块,开好虾沟
【青虾稻田养殖技术有哪些】养殖青虾的稻田要求水质清新、水位稳定 。为此,要选择靠近水源,进排水比较方便,土质较好的田块,经过翻整耙平,可在田的一头开挖2米宽1米深的虾沟或在田四周及田中间开成田字形宽1米、深0.8米的虾沟 。建成进排水系,灌好水,严防野杂鱼混入 。
2,适时放种,提高成活率
秧苗栽插后一星期开始放幼虾,通常用当年人工培育成的幼虾进行放养,规格为2000-5000只/公斤,每亩可放1万-1.5万尾 。选择阴雨天或晴天的早晨放养,要分点投放,使整个水域都有幼虾分布,避免幼虾过分集中因缺氧引起死亡 。放养时动作要敏捷,以提高幼虾放养的成活率 。
3,科学投饵,加强管理
幼虾放养后,立即开始投饵,一般可用麸皮、豆饼,或鱼(虾)用颗粒饵料投喂,还应适当投喂一些螺蛳、贝肉、鱼肉等动物性饵料 。每天投喂2次,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喂量可按在田虾体重的2%-4%掌握,根据季节、天气和青虾吃食情况,合理调整,使虾吃饱吃好,促进生长 。搞好稻田养虾的管理十分重要 。首先一定要坚持定期换水,使虾沟内的水保持清新,特别是夏秋高温季节更要勤换水,即使在水稻搁田时也要保持虾沟内水位稳定,为青虾生长提供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二是尽可能避免使用农药,如果要使用,应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注意使用方法,不要杀伤青虾 。三是要注意清除敌害,蛙、蛇、水老鼠等都会吞食青虾,要采取有效方法及时消灭 。只要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切实加强饲养管理,稻田养青虾就能获得20-30公斤的好产量 。
二,青虾鱼虾混养技术
1,鱼虾混养池的选择
鱼虾混养通常在鱼种塘内进行,与鱼种混养,池子面积不宜过大,以3-5亩为好 。要求池底平坦,污泥较少,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生态条件较好 。实行鱼虾混养的池塘,清塘药物最好避免使用生石匠,必用巴豆或茶粕为好 。
2,适宜混养的鱼类
实行鱼虾混养,不可选择肉食性的鱼类和底栖生物食性的鱼类,如鳜鱼、鲤鱼,以免这些鱼类吞食青虾 。在青虾行浮游生活的幼体阶段,也不能与以浮游动物为食性的鳙鱼混养,以免被吞食 。另外,青虾需要水草作为栖息与隐蔽的场所,所以也不可与以草食性鱼类如草鱼、鳊鱼等混养 。通常都是在青虾的幼体变态完成,长成小虾以后,才适当投放鲢、鳙鱼种,实行鱼虾混养 。
3,混养比例及密度
池塘鱼虾混养,要求5-6月份清整好鱼塘,每亩放抱卵雌虾500~800尾,或规格为2000-5000只/公斤的幼虾5000-8000只;7月中旬再放白鲢夏花7000-8000尾 。网箱鱼虾混养,6月份下旬每亩放抱卵雌虾2000-4000只,或在7月初每亩放规格为1500-3000只/公斤的幼虾3000-4000只,然后每亩网箱放白鲢夏花8万-12万尾 。
4,饲养管理
管理措施可参照池塘(网箱)养虾 。但值得注意的是,鱼虾混养的网箱,网目不要大于每平方厘米24目,以防逃虾;也不可用网目过密的网箱,否则网处过水性差,网目阻塞,水质易恶化 。池塘鱼虾混养还要注意防浮头 。每月清除野杂鱼1次 。清野操作中,不可使鲢鱼受伤 。发现鱼病最好将鱼捕出进行治疗,在原池(箱)中进行鱼病防治时要注意青虾的安全,防止保了鱼死了虾 。混放抱卵虾的池(箱),必须在7月中旬前将越冬虾捕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