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养殖黄鳝的主要风险有哪些怎么预防?( 二 )


养黄鳝种苗是关键,种苗最好是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品种 , 要求规格整齐、反应灵敏、鳝体硬朗有力 , 体表无伤黏液完整;鳝苗大小以每公斤30~40条为宜 , 放养密度一个网箱(按6平方米计算)放鳝苗10~13公斤 。
对策和措施:
还原“养鱼先养水”水产养殖真相 , 用“养•护”模式取代“消•杀”模式 , 注重营造健康的池塘养殖环境 , 定期用黑金神(或新活菌王) 。
警惕虫害风险
防范虫害的意义:健康养护水质和底质 , 健康养护黄鳝的体内环境 , 内外兼修 , 正本清源 , 标本兼治 , 从源头预防寄生虫的滋生 , 让黄鳝不长虫 , 健康快乐地生长 。
现象和特征:
由于平时不注重底质和水质的养护 , 造成底质腐臭、水质恶化 , 细菌感染致黄鳝体质瘦弱、活力差 , 生长缓慢 , 给各种寄生虫(体表寄生虫—蚂蝗、血液寄生虫—隐鞭虫和锥体虫、肠道寄生虫—棘头虫和毛细线虫、胃部寄生虫—航尾吸虫)创造了滋生和繁殖的优越环境 。
养殖过程中 , 滥用消毒药、抗菌药和杀虫药 , 治标不治本 。杀藻、杀菌、杀虫、杀病毒破坏了水、底养殖环境(水体混浊 , 难以培藻养水;底泥失去活性和自净功能) , 让病菌和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和产生变异 , 活力越杀越强;更致命的是让黄鳝应激、慢性中毒 , 最终后果是杀鳝 。
风险和隐患:
养殖环境恶化、滥用消毒药、抗菌药和杀虫药 , 使得寄生虫的抗药性日益增强 , 同时破坏了水、底养殖环境 , 造成黄鳝应激、中毒 , 药残严重 , 生长缓慢 , 甚至缺氧、死亡 , 产量低 , 养殖效益差 。
对策和措施:
寄生虫疾病的防控 , 根本在于还原“养参先养底 , 护水是关键”水产养殖真相 , 用“养•护”模式取代“消•杀”模式 , 清塘严把“三关”(详看关键控制技术一) , 健康肥水(详看关键控制技术二)、放养密度要合理 , 注重营造健康的池塘养殖环境 , 例如定期用新活菌王(或新生态、或黑金神)和六抗培藻膏养护健康藻和健康水、用健草养螺宝养护健康草、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或得立康)养护健康底 , 注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 定期拌喂健长灵和活性蒜宝等高品种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 改善黄鳝体内微生态环境 , 促进营养转化吸收 , 分解清除体内毒素 , 保护肝脏和肠胃健康 , 还能驱虫、酶解虫卵 , 达到从源头上根除寄生虫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目的;如同人居环境 , 空气清新 , 环境整洁 , 食品安全干净 , 则蟑螂、老鼠、螥蝇、蚊子等害虫和病菌难以滋生 , 人类健康更有保障 。同时定期拌喂清源、金肽康、保肝促长灵 , 排解清除体内毒素 , 保护肠胃健康 , 让黄鳝体质强健 , 病菌、病虫无法寄生 。就像人身体健康 , 抵抗力强 , 自然远离病害 。
警惕夏季风险
防范夏季风险的意义:夏季黄鳝生长迅速 , 是养殖黄鳝的黄金季节 , 认真关注细节、注重养护 , 才能让黄鳝在夏季安全健康迅速生长 , 达到高产高效的养殖目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