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气温渐涨,光照愈烈 。7月7日,在高温的天气中,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就悄然而至了 。

文章插图
夏日荷花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的到来,同时宣告着盛夏的来临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其中写到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而来的大暑,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了 。
此外,小暑的到来也意味着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小暑之后,日最高气温可高于35℃ 。天气炎热的同时,还常出现雷暴,暴雨还会伴随着大风 。”民俗专家刘孝昌这样说道 。

文章插图
《采莲消夏图》
夏日施茶 酷暑天里的清凉善意
小暑闷热,苦夏难捱,逐渐升高的气温让人心中难免烦躁 。在这时,自然要吃点好的才能熬过炎热的酷暑 。小暑时节,有“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此外,古籍《魏氏春秋》有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也写道:“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在古人看来,出汗可以驱病,即为“辟恶” 。
除了吃食,喝茶也是旧时人们用来消散热气的行为 。刘孝昌讲到,在老成都的城乡,酷暑之下,总有乐善好施的成都人,在桥头、街巷、路口处的树荫下,摆放茶碗水缸设点施茶,免费向过路的行人、苦力,无论老幼病残供应茶水 。
“昔日,成都人出行大多都是步行,小暑的时候骄阳似火,步行两三里衣衫已被大汗湿透,更是口干舌燥 。当年更辛苦的,是三伏天推车抬轿做苦力的劳动者 。在火辣辣的太阳下,人们都希望能够找口水喝 。”倘若恰好在树荫下,能碰到好心人正在施茶,就能顺便歇歇脚,喝一碗免费的茶水 。
刘孝昌回忆,为了让着急的行人方便饮用茶水,有些婆婆总是先把热茶倒在干净的空碗里,待晾温之后再给人们喝 。“更有细心的人家,总要在开水碗里放几颗麦麸,让麦麸漂浮在茶碗里,待饮茶人先吹开麦麸后,再慢慢喝水,怕对方喝水太快太急而引发疾病 。”
此外,刘孝昌还说,旧时为了每年夏季有人能长久坚持设点施茶,在成都的东南西北,有热心人出面组织大大小小的施茶会,参加者多为街坊邻居,亦有商家富人出钱兴办 。“多少年来,施茶这种善举能够坚持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群有爱心的嫂嫂婆婆,还有大爷们,可以忙中偷闲、助人为乐 。”

文章插图
《荷塘消夏图》宋·苏汉臣
晒书晒衣裳 趁着骄阳似火晒走霉菌
“天贶逢佳节,地灵钟异人 。”在小暑节气前后,还有传统节日天贶节的存在 。
提起传统节日,人们知道农历一月一春节,二月二龙抬头,五月五端午节,九月九重阳节……但说起农历六月六的天贶节,大多数人都不甚了解抑或从未听闻 。据传,“天贶节”起源于北宋,为宋真宗赵恒所创,赵恒曾在某年的农历六月六声称,自己收到了上苍赐给他一部经书,故而将这一天命名为“天贶节”,而“贶”有“赠予、赏赐”的意思 。
- 老人的小鸡长什么样子 小鸡长什么样子
- 节育环图片 节育环的种类图片及介绍
-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背景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方案名称
- 呼吁大家关爱老人的说说
- 清明发朋友圈的文案 清明节微信朋友圈文案
- 中秋佳节特别的祝福语 中秋佳节的祝福语有哪些
- 借条没注明还款日期有效期是多少年 借条没注明还款日期
- 梅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 梅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
- 培训机构六一儿童节朋友圈说说合集45句
- 端午节写什么诗最好 描写端午节的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