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谐铎·埋忧集》
三、青团乌饭,哀往乐回
还有一种人,喜欢在清明节前后溜到墓地去偷吃供品,这种“鬼口夺食”,在古代笔记中往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倘若是穷人饥不择食,便不会招致什么;倘若纯粹是贪嘴好吃,定会遭到厉鬼的纠缠——现如今就算是清明节上坟的供品中包含食物,也多半是超市里很容易买到的一些酥皮点心之类的,所以今人可能困惑,上坟的食品有什么好吃的?其实,古代清明节,摆在墓前孝敬先人的食物,真的是用心制作出来的美味 。
近来读明人张萱所著之笔记《疑耀》,才知道旧时清明节上坟祭祀先人,其它的祭品尚在可有可无之间,唯独有一种食物属于必备,那就是“乌饭” 。

文章插图
《疑耀》
“寒食节上墓,其制未见于古,独郑正泽《祠享仪》曰‘孔子许望墓以时祭祀’,未尝明言以寒食节,则四时皆可上墓也……惟开元敕:上墓以寒食日,同拜扫礼”,才算将“寒食上墓”加以明确 。张萱的这段考据亦有《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为证:“(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直到宋代,扫墓的日期依然有十月朔和清明节两个时间,《东京梦华录》有云:“十月朔,都城士庶出城飨坟,禁中车马朝陵,如寒食节 。”张萱是岭南人,他自己亦说:“余里中上墓,皆以清明、重阳二节 。”这就说明此一年两个时节上坟的传统,直到明代还存在 。
而张萱谈到的一个细节是,其故里清明节上坟的一大习惯是“必以乌饭” 。“乌饭”不仅制作考究,而且颇有渊源,如南北朝时期的宗懔所著之《荆楚岁时记》说其是“寒食取杨桐叶染饭,其色青而有光”;唐代诗人陆龟蒙在《零陵总记》中则写:“居人遇寒食节,以杨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滋阳气”;梁代陶弘景的《登真诀》“亦云太祖真人有此法,又法南天竹叶煮汁渍饭,名曰黑饭” 。张萱故里制作乌饭,乃是“先以青礬(矾)渍米,捣枫树叶染之”——杜甫诗云“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青精饭”即为乌饭 。但古人烹制乌饭不单单是为了上坟,也是因为此饭乃时令之食,吃了有利健康,所以上墓时也请先人分享 。而这样的美食,没准儿就被贼偷惦记,到头来祖先还没吃到,先填了他们的口腹 。
乌饭之外,还有青团,此二者皆为南方扫祭之用,北方则多吃馓子 。馓子古称“寒具”,以麦、稻、黍等原料磨成面粉,和面之后搓成细条旋转后再用油炸而成 。《燕京杂记》中甚至有“清明人家上坟,于市上买盒子菜以祀之”的记载,这就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今人以为古代清明节一定要凄凄惨惨戚戚,其实“每逢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的主要是北方,而南方则“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其实就算是北方,亦“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见《帝京景物略》) 。

文章插图
青团
【哪里有好的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拜什么神】往者已矣!一句“哀往而乐回也”,包含着古人的大智慧 。醉也好,歌也罢,“乐回”正是为了生者能更好地继续生活,让死者的在天之灵“踏实和放心” 。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不能到墓地烧一回纸、献一束花,却也不必遗憾,更不必暗中琢磨会不会“怠慢”了逝去的亲人,扫墓本就是一次心与魂的交流,既然穿越了生死,能不能“亲临墓地”又有什么要紧的呢?何况从“踏实和放心”的角度讲,网络祭扫岂不更让长眠的亲人欣慰?王崇简在《青箱堂诗集》中咏清明曰“至今河水依然绿,落日栖鸦绕旧巢”,伤感之外,尚有欣慰,欣慰之外,更有豁达,而千年清明,终归是要过出一个豁达 。
- 净水机怎么放水 净水机放在哪里
- 电子眼违章有时间限制吗
- 合同有效期自动顺延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铜钱压床底有什么风水上的忌讳和讲究吗
- 领结婚证要在哪里户口所在地
- 有限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
- 醉驾有哪些办法可以判缓刑
- 父母都有退休金子女还要给赡养费吗
- 桃花多异性缘最好的星座女
- 猫口臭怎么治疗 猫口臭怎么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