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犊牛大肠杆菌病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抗菌、补液、调节胃肠机能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
1、抗菌:可用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或新霉素 。内服的初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 。12小时后剂量可减半,连服3~5天 。或以每公斤体重10~30毫克的剂量肌肉注 射,每天2次 。
2、补液:将补液的药液加温,便之接近体温 。补液量以脱水程度而定,原则上失多少水补多少水 。当有食欲或能自吮时,可用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处方:氯化钠1.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粉20克,温水1000毫升 。不能自吮时,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1000~1500毫升,静脉注射 。发生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液80~100毫升 。注射时速度宜慢 。如能配合适量母牛血液更好,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一次150~200毫升,可增强抗病能力 。
3、调节胃肠机能:可用乳酸2克、鱼石脂20克、加水90毫升调匀,每次灌服5毫升,每天2~3次 。也可内服保护剂和吸附剂,如次硝酸铋5~10克、白陶土50~100克、活性炭10~20克等,以保护肠粘膜,减少毒素吸收,促进早日康复 。有的用复方新诺明,每公斤体重氏0.06克,乳酸菌素片5~10片、食母生5~10片,混合后一次内服,每天2次,连用2~3天,疗效良好 。
4、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待病情有所好转时、可停止应用抗菌药,内服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生态制剂 。例如,促菌生6~12片,配合乳酶生5~10片,每天2次;或健复生1~2包,每天2次;或其他乳杆菌制剂 。使肠道正常菌群早日恢复其生态平衡,有利于早日康复 。
五,犊牛大肠杆菌病预防措施
1、养好妊娠母牛:改善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产后能分泌良好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
2、及时饲喂初乳:为使犊牛尽早获得抗病的母源抗体,在产后30分钟内(至少不迟于1小时)喂上初乳,第一次喂量应稍大些,在常发病的牛场,凡出生犊牛在饲喂初乳前,皮下注时母牛血液30~50毫升,并及早喂上初乳,对预防犊牛大肠杆菌是重要的一环 。
3、保持清洁卫生:产房要彻底消毒,接产时,母畜外阴部及助产人员手臂用1~2来苏儿液清洗消毒 。严格处理脐带,应距腹壁5厘米处剪断,断端用10%碘酚浸泡1分钟或灌注,防止因脐带感染而发生败血症 。要经常擦洗母牛乳头 。
六,犊牛去角技术
1、犊牛去角时间
给犊牛去角要掌握好时间,去角时要保证去角成功,但不能对犊牛造成较大的伤害,一般在犊牛7-10日1龄时开始去角,最晚时间不能超过20日龄 。否则待犊牛稍大时,它的神经系统发育完全,对于疼痛较为敏感,而且恢复也较慢,易遭受感染,严重时时会因疼痛导致出血量大,而造成犊牛死亡 。
2、药物去角法
药物去角法主要是通过药物去角,这种药物主要是氢氧化钠,我国市面上也有专用的犊牛去角膏,较为方便 。使用时先将犊牛固定好,不让其大幅度的摆动,将角周围的毛发剔除干净,再进行消毒处理,再将去角膏涂抹在角凸上,操作的人员要带好防护手套,以免药物伤害自己,另外在涂抹时要注意不要涂抹到犊牛的眼睛、鼻子部位 。涂抹后,犊牛会有稍微的不适,但很快会消失,涂抹药物后,要将去角的犊牛单独饲养三五天,防止其他牛的舔舐,一般在一周后牛角就会结痂脱落,且不会重新生长 。
3、电烙铁去角法
电烙铁去角方法较为快速,适用于大型的养殖场,它使用100瓦电烙铁进行去角,同样的将犊牛固定好,在将电烙铁预热后,在犊牛角的凸点烙下,待角凸点形成凹陷后即可 。在烙后的三四天后就会形成痂皮,这时不要人工进行撕痂,让其自行脱落,脱落后牛角的生长基被破坏,不会在重新长角 。
- 小龙虾养殖使用的发酵料有什么作用?
- 养殖小龙虾一般要多久才有收获?
- 小龙虾养殖池的水草轮叶黑藻要怎么种植?
- 小龙虾养殖塘能否混养草鱼?
- 担保人起诉债务人是什么案由 债务人有担保的
- 南美白对虾养殖季节是什么时候?
- 养殖20亩龙虾可赚多少钱一年?
- 基围虾网箱养殖技术高产方便
- 养殖小龙虾水深多少比较合适要不要换水?
- 养殖小龙虾合理的调水技术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