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中国的风水楼 日本东京火车站风水图( 二 )


日本在中国的风水楼 日本东京火车站风水图

文章插图
福州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从1867年之后,清政府上下就为,应不应该修建铁路的事情吵翻了天 。
福建巡抚李福泰指责电线、铁路都是——
“惊民扰众,变乱风俗”的有害之物,而且,修建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惊动山神、龙王的不祥之物,会惹怒神灵,招来巨大灾难 。“
三口通商大臣(专门负责处理与北方“外夷”包括通商在内的各类交涉事宜)崇厚奏称,“铁路于中国毫无所益,而贻害于无穷” 。江西巡抚刘坤一认为“以中国之贸迁驿传”,根本不需要铁路 。甚至连一向通达的曾国藩也认为无论是外国商人还是中国商人,只要修铁路都将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结果都是“以豪强而夺贫民之利”,所以不仅不能同意外国人修铁路,而且同样要禁止中国商人修铁路 。
1867年6月3日的《纽约时报》就曾引用,一位叫阿尔伯特·毕克默的美国观察员的话,一针见血地说:
“实施这样一项伟大工程的最大障碍只能是中国人民对所有外国人所抱持的敌意,以及他们自己的迷信思想 。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它们长长地切开大地,破坏了正常的节律,转移了大地仁慈的力量,它们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了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 。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中国人对于修铁路的争议点,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修铁路会不会惊动祖先;二是会不会破坏千年的农耕经济模式 。
日本在中国的风水楼 日本东京火车站风水图

文章插图
北塘”双垒炮台“
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 。这条铁路虽然只有约14公里长,可是,后来却被拆毁了,那些拆下来的铁轨、枕木经历了,两段十分离奇的千里漂流记 。
清政府委派官员与英国驻沪领事谈判购买吴淞铁路事宜 。怡和洋行开价30万两白银,中方官员费尽口舌,最终以28.5万两成交 。在完成铁路交割手续后,清政府当即宣布将其全部拆毁 。
吴淞铁路被拆除的铁轨、枕木,便开始了它们的千里漂流记 。
最先是被洋务派刘铭传南运,带到千里之外的台湾,去铺成了一条铁路 。等刘铭传的台湾巡抚任期满,被调回内地后,这条铁路很快又被拆掉 。拆下来的枕木被北运到更远的旅顺口军港,修建了一段炮台运送炮弹的小铁路 。
到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铁路被炸毁,吴淞铁路的余音这才算是彻底宣告结束 。
1880年年底,修建铁路之议又起 。刘铭传在李鸿章的授意下写《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再次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并认为这是自强的关键 。刘铭传在奏折中具体提出应修从北京分别到清江浦、汉口、盛京、甘肃这四条铁路 。如果因为经费紧张,不可能四路并举,可以先修北京到清江浦线 。
日本在中国的风水楼 日本东京火车站风水图

文章插图
福州马尾,中法马江海战旧址
李鸿章则随后上了一份长达四千言的《妥议铁路事宜折》 。他十分激动地写道:
“士大夫见外侮日迫,颇有发愤自强之议,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 。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为喜事 。至稍涉洋务,则更有鄙夷不屑之见横亘胸中 。不知外患如此其多,时艰如此其棘,断非空谈所能有济 。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于危弱而终无以自强 。”他还鼓励朝廷说:“臣于铁路一事,深知其利国利民,可大可久 。假令朝廷决计创办,天下之人见闻习熟,自不至更有疑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