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灰搭桥 香灰搭桥详解( 二 )




还有光绪《信谊县志》中记载“家设糕果祭神,曰供养 。或悬先象,设糕果礼拜,是日,不杀牲,多素食,三日内不市 。”


这些历史记载说明年例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驱鬼纳福 。


古代人民对天地万物心存敬畏,同一宗族发展而来的村子或者部落在初春或者清明农闲的时候,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当时物资匮乏,生活比较艰苦,用来祭拜神灵的三牲、糕点、水果等,在结束活动后人们也会享用,有时还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


这种风俗活动慢慢地演变成一种包括祭祀、饮食、戏曲、民俗等在内的文化体,这就是年例 。


香灰搭桥 香灰搭桥详解

文章插图



三、具有湛江本地特色的年例活动

湛江各地的年例都很有自己的特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1. 麒麟村爬刀梯


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麒麟村年例活动主要有:祭祀、请火、走轿、祭梯、立梯、爬梯、收梯、巡游、酬神演戏、过火海等 。


而其中的重头戏就是“爬刀梯“,同时也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香灰搭桥 香灰搭桥详解

文章插图

爬刀梯也称为“上刀山“,是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源于一个古代传说 。


传说在2000多年前,张兴武大将军率领部下攻打罗汉城鬼门关,因为城墙又高又厚,很难攻打 。


他命令36名勇士搭成人梯,将士们拿着钢刀踩着人梯跃入城内,斩妖除魔,百姓从此得到安宁 。张兴武大将军声名远扬,为百姓敬仰 。


麒麟村先民为了纪念智勇双全的张兴武大将军,建立寺庙供奉他,并且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一、十二日,当地的老百姓还会表演爬刀梯,用来纪念先人 。


“刀梯”是将36把锋利的钢刀绑在两根长约18米的杉木上组成,刀的摆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平放,一种是两刀交叉 。


梯子的顶端用几根粗绳拉紧捆绑在木桩或树干上,使其直立,然后穿着统一制服的爬手们赤足踏着锋利的大刀往上爬,直到登顶 。


香灰搭桥 香灰搭桥详解

文章插图



2. 吴川三绝


吴川有三绝:花桥、泥塑和飘色,被称为“海陆空“的艺术 。曾经被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及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报道过 。


花桥始于明代 。原本是吴川市梅菉镇隔海村居民为了过江进城闹元宵而搭起的桥 。据说起初是用竹排或小船连成的,后来因为浮桥危险,改用竹木搭桥 。


因为过去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所以搭了男女两座桥,还把女桥盖起来,用花装饰一新,便成了“花桥” 。


桥的尽头有一个泥塑天姬送子,白色花寓意生男孩,红色花寓意生女孩,求了花之后到河边洗手,寓意一年顺顺利利,添丁发财 。


香灰搭桥 香灰搭桥详解

文章插图

泥塑起源于唐末宋初 。在元宵节吴川人会制作泥塑用来庆祝、展览,这个传统习俗大约有近千年的历史 。


吴川泥塑造型逼真、塑工精细、形神兼备、艺术性很高,内容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神话传说和喜庆风俗 。


其精湛的工艺为吴川赢得了“中国泥塑民间艺术之乡”和“粤西小敦煌”的美称,在2007年11月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