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期限已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具有规定的其它情形,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 。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文章插图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 二手房买卖合同是否必须手写
- 租房合同终止协议怎么去赔偿
- 债权人是否可以放弃担保人作为被告 担保合同中
- 公司在合同期内辞退员工
- 显失公平可以解除合同吗 显失公平合同能否撤销
- 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吗
- 判决男方支付抚养费到时不给怎么办 男方不履行法院判决
- 试用期过后没签劳动合同被解雇有赔偿吗
- 涉外合同撰写要注意哪些事项
- 承揽合同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