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是谁的儿子?

阿斗是刘备和甘夫人的儿子 。
通常说一个人很窝囊,都会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 。阿斗是三国蜀汉先帝刘备的儿子刘禅 。刘禅真的就那么窝囊吗?我们不妨全面解读一下阿斗 。

阿斗是谁的儿子?

文章插图
▲刘禅
阿斗被看作窝囊和无能的代名词,无非源于那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名言 。其实说出这句话正是刘禅聪明的地方 。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出兵灭了蜀国,刘禅自缚而降,蜀国灭亡 。魏国大将军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把他和一些蜀汉大臣迁往洛阳居住 。
过了两年后,司马昭对刘禅不放心,就去观察一下刘禅,期间他安排了一些蜀国的歌舞,刘禅看得很开心 。司马昭问他,还思念蜀国吗?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是这句话的出处 。司马昭由此放心了 。觉得刘禅没有复国的想法,也认为他没有能力 。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刘禅回答的没毛病 。刘禅总不能为自己惹祸上身吧?我思念蜀国!司马昭本来就怀疑他,还不当场砍了他?毕竟生存大于一切,豪言壮语还是放一放吧!
我们回过头来发现,刘禅称帝41年,在诸葛亮死后 。他又独自管理国家达29年,这29年蜀国相对诸葛亮辅佐期间要稳定富足的多,刘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他废除了丞相制,防止以后丞相专权独大 。从这点来看,刘禅也不是没有能力的人 。

阿斗是谁的儿子?

文章插图
▲刘备
刘禅其实对相父诸葛亮北伐不太支持,曾规劝说:
“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欲北征,恐劳神思 。”
尽管诸葛亮置刘禅规劝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的 。这说明刘禅顾全大局 。
等诸葛亮一死,刘禅马上停住了空耗国力财力的北伐 。可惜大将姜维继续在外长期用兵,就连诸葛亮的儿子,刘禅的女婿诸葛瞻都反对姜维北伐 。
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的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动 。【须吴举动,东西犄角,以乘其衅】
魏延造反时,却表奏杨仪造反 。刘禅听完魏延的表奏,马上提出疑问:
“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人,何必烧绝栈道?
为了防止权臣权利太大,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管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权利交叉,相互制约,但又各有侧重 。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多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政治局面 。
刘禅不仅有分析问题的头脑,而且处理问题也很果断 。刘琰的妻子胡氏进宫朝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个月,这引起了刘琰的猜疑 。说胡氏和后主有私情,胡氏回家后,引起了家庭暴力 。刘禅引以为戒,接受教训 。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向母亲朝贺的礼节 。
对于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的责任推给宦官黄皓时,刘禅并没有委过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差的 。”

阿斗是谁的儿子?

文章插图
▲刘禅和诸葛亮
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被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 。”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呢!
【阿斗是谁的儿子?】魏延叛乱被杀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全盘否定,而是降旨说:“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其功,赐棺椁葬之”
不管刘禅在平时还是在国家存亡时机,都表现出了当断则断的魄力,在没有能力抗衡魏国军队时,为了全国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毅然选择了投降,使蜀国人民免于战火的涂炭 。如此决策,和他的父亲刘备“为了一己私利”鼓励老百姓卖命,两者对比,谁高谁低还用说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