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粱病害:
高粱上的病害主要有苗枯病、大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等 。
【高粱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1.苗枯病: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部叶片扩展,会使红斑出现紫红色条斑,并慢慢枯死 。

文章插图
防治措施: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及早预防 。实行轮作倒茬,用抗病品种,不在低洼积水田种,合理种植密度,用百菌清等苗期土壤处理 。
2.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 。叶片上病斑长梭形,浅褐色至褐色,边缘紫红色,早期可见不规则的轮纹,后期或雨季叶两面生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子实体 。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雨季湿度大扩展迅速,常融合成大斑致叶片干枯 。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用抗菌素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
3.纹枯病:发病后在近地面的茎秆上先产生水浸状病变,后叶鞘上产生紫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病斑 。在生育后期或天气多雨潮湿条件下,病部生出褐色菌核 。该病也可蔓延至植株顶部,对叶片造成为害 。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用浸种灵按种子重量0.02%拌种后堆闷24~48小时 。发病初期喷洒1%井冈霉素0.5kg对水200kg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
4.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主要发生在高粱穗部,苞叶里的乌米初期小,指状,逐渐长大,后中部膨大为圆柱状,较坚硬 。使整个穗部变成黑粉,高粱孕穗打苞期症状明显 。病穗苞叶紧实中下部稍膨大且色深,手捏有硬实感,剥开苞叶穗部出现白色棒状物,外围一层白色薄膜,抽穗后白色薄膜破裂,露出黑色丝状物及黑粉 。主茎的黑穗除掉后,新长出的分蘖穗仍可形成黑穗 。部分病株穗部形成丛簇状病变叶;部分病穗基部可残存少量小穗分枝,但不能结实;有的形成不育穗 。
防治措施:秋季深翻灭茬,清除病残体;合理轮作;药剂拌种用三唑类药剂效果最好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干拌种子,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2-0.15%,15%三唑醇干拌种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15%,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2-0.16% 。
二. 高粱害虫
常见的害虫有玉米螟、粘虫、地老虎、蛴螬、蚜虫、蓟马等 。
危害叶片害虫
1.咀嚼式
(1)玉米螟
玉米螟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在玉米上产卵 。1代幼虫6月中下旬盛发为害,此时玉米正处于心叶期,为害很重 。2代幼虫7月中下旬为害玉米(心叶期)和玉米(穗期) 。3代幼虫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为害玉米穗及茎部 。成虫常在晚上羽化,且有雄虫比雌虫早1—2天羽化的习性 。白天多躲藏在杂草丛或麦田、稻田、豆地茂密的作物间,夜晚飞出活动,飞行力强 。成虫有趋光性和较强的性诱反应 。幼虫孵出后有取食卵壳的现象 。初孵幼虫行动敏捷,能迅速爬行,遇风吹或被触动,即吐丝下垂,转移到其他部位或扩散到邻近植株 。
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最好用 bt、白僵菊、赤眼蜂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产卵期,人工释放赤眼蜂;卵孵化阶段,喷施 bt 可湿性粉剂;心叶期,采用白僵菌粉加细土配成菌土点心) 。(2)农户通常选用1%或3%辛硫磷颗粒剂在高粱大喇叭口期进行丢芯预防,虽说量大容易烧芯,但属于精准防治,持效期较长,缺点是费工费时,已逐渐被当代农户淘汰 。(3)在高粱大喇叭口期,选用杀虫剂时,应添加杀卵比较强的杀虫成分,如每亩用5%甲维盐20克+5%氯虫苯甲酰胺20毫升、12%虫螨腈·甲维盐40毫升+5%虱螨脲20毫升等,兑水60-80进进行均匀喷雾 。
- 二婚不领证吃亏的是谁?
- 中国的特高压技术有多厉害?
- 人体辉光是真的还是假的?
- 南天门计划是不是真的?
- 大津巴布韦是什么人建造的?
- 人类的身高既然一直在增长?
- 指纹锁的安全性可靠吗?
- 乾隆时期让人惊掉下巴的冷知识?
- 买房子的误区有哪些?
- 中国的千年古县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