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勿用的意思是什么?


“潜龙勿用”,如果仅按现代人的思维去从字面上理解,恐怕不行——

潜龙勿用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第一,此语出自《周易·乾卦》爻辞 。《易》为占书,此说必定与占蓍有关 。
第二,古传“文王演周易” 。《乾卦》是《易》中唯一的纯阳之卦,亦被称为“君王之卦”,文王所“演”之卦辞爻辞,又一定与他占蓍自己的“君王命运”和周族的“灭商大业”有关 。
第三,龟占和草蓍,尽管方法不同,但古人“发明”这些占蓍方法,绝非没有“依据” 。《周易》的最重要“依据”,就是“天象”,而《乾卦》所云的“龙”,都是“龙星”的星象 。

《史记·周本纪》载:“崇侯虎谮(zen)西伯于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將不利于帝 。’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 。”又载:“(西伯)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
这是说,名叫虎的“崇侯”,去向殷纣王说后来被称作“周文王”的“西伯”坏话 。殷纣王听信了,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这个地方 。在那里,西伯把“八卦”演绎成了“六十四卦” 。
《史记·太史公自序》还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这个话的大意是,文王被拘禁于羑里,他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垂头丧气,而是信心满满、发愤奋而,演成了《周易》 。

读解《周易》,这是千万不可离开的大背景——文王,要通过《周易》来谋定自己和周族的战略战术,并窥见周灭商的大趋势 。
这个大趋势是什么呢,就是《乾卦》的卦辞——“乾:元,亨、利,贞 。”
“乾”的六爻皆为“一”,象征“天”,“天”为“阳”,充满刚健之气;所以是万物的开始,具有“亨通”之力;又可协和且有利万物;体现着正直必胜的趋势 。

《乾卦》的第一个“爻辞”,即是——“初九,潜龙,勿用 。”
这个“爻辞”里,关键是“龙” 。
【潜龙勿用的意思是什么?】“龙”为何物?
已经有足够的考古证据证明,“龙”,不是地上的什么动物的象形,而是天上的“龙星” 。
这一点,宋代朱熹就已深有体会 。
他在《朱子类语》中说:“《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 。”

考古发现的距今6500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古墓中的遗存,证实了朱熹的“猜想”是对的 。
此古墓中,发现了用蚌壳摆成的“东方苍龙”和“西方白虎”星宿的图形,分列于墓中遗骸的东、西 。还发现了用蚌壳摆成的、处于北方的“北斗七星”图形,以及“人乘龙飞腾”的图形 。
可知,在至晚距今6500年之前,古人已经通过“观象授时”的实践,对日月星辰有了相当程度的掌握和认知,并将“北斗”、以“心宿”为主的“龙星”和以“参宿”为主的“虎宿”,作为“授时主星”,并由此产生了“天神崇拜”和“灵魂升天”的理念 。

(甲骨文、金文“龙”字,实为“龙星”之象形)
甲骨文的“龙”字,即为“龙星星宿”的象形,这是很好的证明 。
“潜龙”何意?
古籍中,“潜龙”又曰“寝龙” 。《二三子问》曰:“龙寝矣而不阳,时至矣而不出,可谓寝矣 。”
马王堆帛书《易之义》云:“潜龙勿用者,匿也 。”
所谓“匿也”,是指当“龙星”主体行至太阳附近而与太阳同出同入时,在地上的人们看不到,古人称此天象为“日躔” 。

《夏小正》:“九月,内火,……辰系于日 。”王聘珍《解诂》曰:“八月,……辰则伏 。辰也者,心也 。伏也者,入而不见也 。九月日躔心、尾,故大火入而不见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