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泥鳅需要什么样的生存环境?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 , 在天然水域 , 体长5厘米以内的幼鱼 , 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体长8厘米时转变为杂食性 , 常摄食昆虫及其幼体、摇蚊幼虫、丝蚯蚓、小型甲壳类、以及藻类、植物碎屑等 。人工饲养 , 鱼苗阶段可投喂蛋黄和其他粉状饲料 , 也可投喂昆虫、水蚤、丝蚯蚓等 。鱼种阶段可投喂米糠、麸饼类、蚕蛹粉等 , 也可以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作鱼苗鱼种饲料 。成鱼阶段用米糠、蚕蛹粉、麸饼粉等与猪粪或腐植质土混合制成颗粒饲料或团状饲料投喂 。日投饲量 , 鱼种阶段为鱼体重的5%-8% , 成鱼阶段为5%左右 。开始时每天傍晚喂一次 , 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 , 上、下午各投饲一次 。

养殖泥鳅需要什么样的生存环境?

文章插图
优质的水产品来源于良好的环境 , 无公害商品鳅产地环境的优化选择是健康养鳅生产的前提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包括无公害水产品渔业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等 。泥鳅健康养殖所需的环境要在一定范围内应无污染源(包括污水、粉尘、有害气体等) 。泥鳅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外 , 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其分布 , 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 , 群体数量大 , 它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那泥鳅具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呢?
一、水体环境一定的水体环境是泥鳅赖依生存的基本条件 , 水源、池塘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商品鳅的产量和质量 。
1、水源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供给 。泥鳅主养池放养密度相对较高 , 又必须有足量的饵料鱼供应 , 排泄物比常规鱼塘要高得多 , 池水溶解氧往往较低 , 水质容易恶化 , 易导致池泥鳅严重浮头 , 如无法及时加注溶氧量高的新水 , 易造成水质恶化 , 对泥鳅生长产生影响 , 严重时还易造成泥鳅发病或引起池鱼大量死亡 。水源以无污染的江河水、湖水或大型水库水为好 。这种水溶氧量较高 , 水质良好 , 适宜于泥鳅生长 。使用井水时 , 可先将井水抽至一蓄水池中 , 让其自然曝气和升温 , 通过理化处理后也可作为水源 。水源水质的各项指标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中淡水养殖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 最大限度地满足泥鳅对水质的需求 , 使鳅鱼在相对优越、安全的条件下快速育肥长成 。
2、水质养殖用水水质要求PH值为7~8.5 , 溶解氧量在连续的24小时中 , 16小时以上应大于5毫克/升 , 其余时间不低于4毫克/升 ,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89.25~142.8毫克/升,有机耗氧量在30毫克/升以下 , 氨氮0.1毫摩尔/升 , 硫化氢不允许存在 。
二、土壤环境池塘的土质以壤土最好,砂质壤土和黏土次之,沙土最差.壤土透气性好,黏土容易板结、通气性差 , 沙土渗水性大 , 不易保水且容易崩塌 。养殖池的底质应无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 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 , 底质无异色、异臭 , 自然结构 。底质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含量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中的规定 , 底质应无异色、异臭 , 结构自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