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不要大规模养殖野生的小龙虾苗,看以下的三点你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

文章插图
一、野性大,短时间内无法驯化
自相残杀,喜逃逸是龙虾的天性,这是导致因投放野生虾苗而导致龙虾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它们在争食、争偶和争领地的过程中大虾吃小虾,硬壳吃软壳 。根据我们的观察,自然环境中的龙虾不经过5年以上子代驯养是不可能将野生龙虾的这一天性泯灭的 。
众所周知,龙虾是甲壳类动物,每生长一次必须要经过蜕壳才能完成,龙虾在蜕壳的时候是没有行动和逃跑能力的,更谈不上防御,无异于一块唾手可得的食物,这种情况下往往就成了其它龙虾口中的美食 。
一只龙虾从出生到成虾要经过多达11次以上的蜕壳,从概率学角度来看,它们或许可以在蜕壳的时候侥幸躲过其它龙虾的攻击和摄食,但是能在11次甚至更多的蜕壳中都能幸运的躲过同类的捕食吗?答案不得而知 。
野生龙虾的逆水性很厉害,遇到雨水的天气就会四处逃逸,虽然有牢固的防逃设置确保其无法逃逸,但是这个过程也会消耗它们大量能量,造成不蜕壳或者生长缓慢,甚至不交配繁殖 。所以,几乎所有投放野生苗种的养殖户皆以失败告终,其中比较幸运的能捕捞到成虾销售,但是产量极低,根本不足以收回成本,大多数是颗粒无收,血本无归 。
反之,人工繁育的龙虾经过多年的子代繁育驯养,这些野性虽不能泯灭殆尽,最起码泯灭80%以上,龙虾在长期的人工饲喂中产生了惰性,几乎不逃跑,加之有足够的饵料来源,自相残杀的天性也多不存在了 。
三、体质弱,多携带病毒,易发病
野生龙虾的原来的生长环境根本无从知晓,更谈不上什么源头管控 。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野生龙虾普遍营养不良,自身体质相对较弱,二次放养以后适应环境能力差 。如果原生环境的水质等自然条件比较差的话,虾苗还会携带多种病菌,导致以后的养殖中疾病多发 。
总而言之,选择优良的龙虾苗种是龙虾养殖事业的重中之重,否则,即使再成熟稳定的养殖技术也枉然 。
小龙虾,养殖和野生,哪种更好?
一般人的潜意识里,认为野生的才是更好的东西,比如鱼类,绝大多数人都认同野生鱼更好吃这个说法 。
但对于小龙虾来说,答案是否定的 。现实情况是,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在当前的国内龙虾行业里,养殖虾都远远好过野生龙虾,为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生长环境
如果在国外环境污染不这么严重,水质环境本来很好的情况下,养殖虾和野生虾是没有本质差别的,无非只是产量的差别而已;但是在国内,现在不管是稻田还是河沟,几乎呈现全面污染的环境问题,而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小龙虾,在品质上有非常大的差异 。
目前国内的野生虾,主要是生存于稻田和小河沟里面,他们拥有非常顽强的生存能力,即便是污水沟也能生存下来,但小龙虾和所有的其他生物一样,他们能生存并不代表他们喜欢这样的环境,而是被迫于无奈,就好比生活在那些高污染地区的居民,他们不是喜欢污染环境,而是没有办法,只能如此 。
而养殖虾则完全不一样,养殖户为什么要做龙虾养殖?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卖钱,而龙虾最终带来商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龙虾个头的大小和龙虾售价的高低,这两个因素是息息相关的:个头越大的龙虾,产量就越大,售价也越高,最终带来的利益才会越大,反之养殖户可能会面临严重亏损 。
- 小龙虾幼苗可以吃麸皮吗?
- 小龙虾受精卵孵化过程要怎么管理?
- 大棚可以养殖小龙虾吗有哪些要注意的?
- 小龙虾养殖密度多少合适?
- 小龙虾适合在什么地方养殖?
- 怎样降低小龙虾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
- 小龙虾养殖出笼时间是什么时候?
- 2022小龙虾养殖技术关键点有哪些?
- 池塘人工养殖小龙虾前需要准备什么?
- 新挖的小龙虾池塘漏水和渗水要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