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羊汤又浓又白的诀窍有哪些?

羊肉汤是一道菜品 , 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辣椒油、花椒面、盐、等 , 汤汁发白 , 肥而不腻 , 无膻味 , 在全国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那么熬羊汤又浓又白的诀窍有哪些?

熬羊汤又浓又白的诀窍有哪些?

文章插图
1、要选用纯干羊肉 , 坚决不用打水羊肉;
2、一般羊汤在制作时 , 要先将羊肉冲洗干净再汆水去腥膻味 , 此汤在制作时 , 生羊肉不洗不冲 , 直接下锅 , 再加各种香料去膻提香 , 汤中留有一丝柔和自然的膻味 。
3、煮汤所用的水为当地王母泉山泉水 , 纯净自然 , 煮出的羊汤口感更好 。
4、根据制熟时间的不同 , 将羊肉、内脏分时段下锅 , 使各部分保持最佳口感 。
知道这些后 , 我立即回到朋友店里试制 , 但第一次做出的羊汤发浑 , 味道欠佳 。我又向朋友请教 , 他提醒我说 , 可能是熬制过程中打沫不彻底 。后来的试制过程中 , 我增加了打沫次数 , 并根据“孜然羊肉”的启发 , 在料包中加入孜然粒增香补味 。此次熬出的羊汤色泽乳白 , 鲜香无比 。秋冬换季时 , 回来将这款羊汤给朋友在店中推出 , 受到了食客的大力追捧 。现在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款“特色羊汤”的做法 。
制作流程:
1、农家散养山羊一只(重约50斤)宰杀 , 去除羊头、羊蹄(可做其他菜品) , 摘出内脏 , 剔骨取肉 。
2、羊脊骨斩成大块、棒骨用刀背敲碎 , 放细流水下冲洗干净;羊心、羊肚、羊肺、羊肝分别冲净血水;羊肉改成一斤半左右的大块备用 。
3、取一汤桶 , 桶底垫一层竹篦子(避免糊锅) , 下入羊骨 , 再将羊肉置于其上 , 添山泉水约80斤 , 加入料包(淮山、白芷各15克、香叶、白蔻、孜然粒各10克混合装入纱布包中) , 大火烧开 , 撇去浮沫 , 改小火煮50-60分钟至羊肉七成熟 。
4、锅内撇净浮沫 , 下入羊心、羊肺、羊肚 , 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煮30分钟 , 再次撇净浮沫 , 下入羊肝 , 小火煮10分钟后关火即成 。
5、自然晾凉后 , 将羊肉、羊杂分别捞出 , 切成薄片 , 装入保鲜盒 , 羊汤常温存放 , 随用随取 。
走菜流程:
(1)取一个铜盆 , 下入葱末、香菜末、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待用 。
(2)羊汤2000克上火烧开 , 下入预制好的羊肉、羊杂共500克 , 再次烧沸后起锅浇入盆中 , 带一盘烧饼走菜即可 。
菜师傅提醒制作关键:
1、煮汤过程中要打三次浮沫 , 保证熬出的羊汤清而不浑 。
2、注意火候的掌握 , 大火开锅小火熬煮 , 这样可以使羊骨、羊肉中的呈鲜物质充分析出 。
3、羊肝煮制时间过长口感会过于绵粉 , 所以要最后下锅 , 小火煮10分钟即可 。
在烹羊之前 , 首先要有一个简单区分--如果是涮羊肉 , 要选择绵羊 , 且是生长期在8-10个月左右的羔羊 , 肉质嫩而不柴;如果是清炖或红烧 , 就要选择生长期在1年半左右的山羊或绵羊 , 前者有嚼劲 , 后者更肥美 。按地域来说的话 , 内蒙、东北、河北吃绵羊比较多 , 而鲁西南地区则更钟爱山羊 。我在制作羊汤时 , 羊肉确实不泡水 , 但还是要简单清洗一下的 。熬汤过程中 , 有四点要注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