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养鹅技术( 四 )


(2)养鹅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搞好环境控制 。抓好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以及光照控制措施等 , 给雏鹅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抓好精饲料补饲工作 。育雏阶段补喂配合饲料 , 青年鹅以青饲料为主 , 适当补喂精料 , 上市前二周加大精饲料的喂量 , 催肥上市 , 提高鹅肉品质;三是坚持牧饲结合 。雏鹅阶段利用睛好天气 , 到室外锻炼和洗浴 。青年鹅在割草喂鹅的同时 , 尽量利用野外放牧 , 这样既可以减少割草的用量 , 又可以增强鹅的体质 , 提高成活率 , 缩短饲养期;四是适时上市 。仔鹅一般70~75目龄上市最为经济;五是搞好疫病的综合防治 。种鹅饲养户还应在做好上述免疫的基础上 , 抓好产蛋前禽出败、小鹅养殖场的建造鹅瘟、蛋子瘟等病的免疫工作 。平时要抓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3)实施秋孵冬养 , 做到均衡上市
推广早春鹅留种 , 拉长产蛋期 , 充分提高种鹅的利用率 。把过去孵化期1~5月份5个月的时间扩展到10个月 , 即从8月开始孵化到次年6月底结束 , 每年仅休孵2个月 , 以满足仔鹅的市场供应 。秋孵冬养的仔鹅在饲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供温育雏 , 以提高成活率 。这样仔鹅可在元旦、春节上市 , 价格高 , 养鹅户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四 , 鹅养殖场的建造
现在农村越来越好 , 很多人都回乡发展副业奔小康 , 南方水土资源丰富 , 正好可以办的小型养鹅场 , 下面来看鹅养殖场的建造 。
1、建造要求
鹅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冬暖夏凉 , 换气良好 , 光线充足 , 消毒方便 , 经济实用 。不同的地区 , 建造鹅舍的功能侧重点不同 。南方以防暑降温和通风换气为主 , 北方地区则以防寒保暖为主 。注重科学实用:鹅耐粗放饲养 , 鹅舍建筑可就地取材 , 讲求实用 , 尽量降低造价 , 减少固定资产投入 。有利于防疫卫生:对外相对隔离 , 消毒方便 , 有一定的周转鹅舍 。有围墙、林、河、山等人工或天然屏障 。地面硬化 , 利于冲洗消毒 。鹅群转出后 , 在进下一批鹅群前 , 应彻底冲洗消毒和空置2周左右 。根据喂养模式选择场址 。但种鸭场场址应选择在水质良好、远离交通干线与居民区的地方 。场内应划分生产区、管理区与生活区;生产区应建有隔墙 , 与管理区与生活区隔离 。种鸭场内不应设孵化场(间) 。鹅舍应根据饲养鹅种的不同年龄、不同饲养方式、不同饲养地的气候条件来建造 。建筑材料选用原则是就地取材 , 因陋就简 。根据鹅舍的用途可分为育雏舍、育成(或青年)鹅舍、种鹅舍 。各类鹅舍的要求各有差异 。
2、育雏舍
雏鹅绒毛稀少 , 体质比较娇嫩 , 调节体温能力差 , 需要有14-28天的保温时间 。要求育雏舍温暖、干燥、保温性能良好 , 空气流通而无贼风 , 电力供应稳定 , 最好设有保温设备 。每栋育雏舍以容纳500-1000只雏鹅为宜 。房舍檐高2-2.5米 , 内设天花板 , 以增加保温性能 。窗与地面面积之比一般为1:10-15 , 南窗离地面60-70厘米 , 设置气窗 , 便于空气调节;北窗面积为南窗的1/3-1/2 , 离地面1米左右 , 所有窗子与下水道通外的口子要装上铁丝网 , 以防兽害 。育雏舍地面最好用水泥或砖铺成 , 以便于消毒 , 并向一边略倾斜 , 以利排水 。室内放置饮水器的地方 , 要有排水沟 , 并盖上网板 , 雏鹅饮水时溅出的水可漏到排水沟中排出 , 确保室内干燥 。为便于保温和管理 , 育雏室应隔成几个小间 。每小间的面积为12-14平方米 , 可容纳30日龄以下的雏鹅100只左右 。舍前设运动场和水浴池 , 运动场亦是晴天无风时的喂料场 , 略向水面倾斜 , 便于排水 , 喂料场与水面连接的斜坡长约3.5-5米 。运动场宽度约为3-6米 , 长度与鹅舍长度等齐 。运动场外接水浴池 , 池底不宜太深 , 且应有一定坡度 , 便于雏鹅上下和浴后站立休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