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密度过大应该怎么办?

我们进行高密度养殖龙虾的朋友,都知道,想要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亩收益,需要的,一个是亩产量,一个是龙虾的品质和大小规格,只有满足这两点,才能得到我们预期的收益 。那么小龙虾养殖密度过大应该怎么办?

小龙虾养殖密度过大应该怎么办?

文章插图
(1)及时捕捞,降低密度,这样就可以减少死虾,降低了管理的难度 。
(2) 适当加深水位,增加水体空间,增加了小龙虾生长的活动范围 。
(3) 定期改底、解毒,减少塘底残留的饲料、粪便等的积累,建立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
(4)加大投喂量,保证营养供给,减少对水草的破坏 。
(5) 保证溶氧,溶氧限制的小龙虾的产量,合理增氧才能确保增产 。特别是小龙虾密度过大时候一定要保证溶氧,这样才能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和规格 。
(6) 内服保健药物,提高小龙虾的抵抗能力,增强个体体质,这样才能减少发病,减少死亡的可能性 。
小龙虾密度过大,极易破坏环境,影响规格,特容易发病,还不卖上价格,5月中询了能卖的赶紧卖吧,养殖的供需已经处于失衡的状态了 。
龙虾养殖场投放密度多大合适?
小龙虾养殖要保持合理的投放密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又能提高小龙虾的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 。如果片面追求产量,而提高放养密度的话,则会增加养殖管理方面的难度,小龙虾也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自相残杀 。
那么,龙虾养殖场投放密度多大合适呢?据了解,龙虾的放养密度不能过大,池塘单养小龙虾养殖的合理密度是:春季(2—3月份)每亩水面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虾3—4万尾;夏季(7—8月份)一般不投放幼虾,秋季(9—10月份)每亩水面投放刚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10—12毫米)3—5万尾 。
如何计算池塘小龙虾的虾苗投放密度?
不论是池塘,稻田还是其他水域,养殖小龙虾的产量高低与其苗种投放关系密切 。小龙虾的具体密度,取决于养殖水域环境条件、词料来源与质量、苗种来源与规格、水源条件、词料投喂技术等、实践经验表明,人工培育的小龙虾苗种,规格2~3cm,每亩池塘适宜养殖密度为1.4万~1.6万尾 。
为简易计算方法可运用下列公式:
(1)虾苗放养量(尾)=虾池面积(亩)x预计养殖产量(kg/亩)x预计出塘规格(尾/kg)&pide;预计成活率(%)
(2)虾苗放养量(kg)=虾池面积(亩)x预计养殖产量(kg/亩)x预计出塘规格(尾/kg)&pide;预计成活率(%)
例如:一口池塘面积5亩,投放虾苗规格120尾/kg,计划产量200kg/亩,预计平均出塘规格40尾/kg,预计成活率80%,请计算该塘口所需多少虾苗?
虾苗放养量=5x200x40&pide;80%&pide;120=416.6(kg)
虾苗放养量=5x200x40&pide;80%=50000(尾)
提示
第一,就近原则,用特殊改装过的恒温车运输的一般虾苗运输时间不超过8小时,以塘口到塘口3小时以内最佳,红爪尖青壳虾成活率好 。
第二,农户对农户,点对点上门购苗,尽量自己去塘口看苗 。
第三,起苗量大的不要,一般每天每亩10斤以内虾苗最保险 。在天气稳定、不缺氧、没有药物刺激的情况下,一亩地起10斤左右的虾苗比较安全,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很有可能是药物刺激、变天缺氧等,再就是放养密度太大,又或者是虾苗有发病迹象 。
第四,工人人均50亩以上的塘口,注意虾苗是否脱水时间过长,体色发红 。
第五,运输方式防晒防风,轻拿轻放,低密度装载,水草铺底,保温保氧,禁止打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