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布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位于武进区的湟里 。湟里又名杨柳埠,俗称埠头,是全国闻名的水产养殖和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当然,对于吃货来说,最爱的还有湟里牛肉!跟着小布,一起开启探索湟里的旅程吧~

文章插图
我叫湟里

文章插图
湟里镇位于武进区西南部,东濒滆湖,西接金坛区,南与宜兴市隔涨河港相望,北邻嘉泽镇,总面积86.1平方千米,辖行政村16个、社区3个,常住人口77296人 。
湟里镇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乡镇”、“江苏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全国千强镇”、“全国环境优美镇”,2012年通过了国家级卫生镇和国家级生态镇创建省级考核验收 。2015年,成功创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镇 。2016年成功创建江苏省级文明镇 。

文章插图
我的历史文化
湟里有千年古镇之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
“前皇里”牌坊旁繁衍着李唐宗室的后裔,够爬桥上、香泉亭中留下苏东坡的足印,偃龙桥下、蜡烛庙内流传着朱元璋的动人故事,大沈家桥畔传颂着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著名戏剧家阿甲为故乡中学题写的“博文楼”熠熠生辉 。
蜡烛庙
原名祠山庙,座落在湟里镇蒲村,始建于吴赤乌年间(238~251) 。

文章插图
据传,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反元,被元兵追逼到此避难 。朱元璋登基后,重建两进3间两走廊一天井的庙宇,第一进为壁画,有大幅庙神出行图;第二进为大殿,塑泥彩神像3尊,各高3.4米,神像前设大供桌,桌旁分列石烛台(各高1.66米),殿两侧,左中为社稷神(俗称田公田婆),右中为蚕神(俗称蚕娘娘) 。天井中设铁香炉一座,高与屋檐齐 。庙东建有龙亭庵,内有三世佛,是供奉诏书的地方 。庙前有砖木结构戏台一座,民国20年(1931)建,有庙田50亩 。
又传,一人从西湖方向挑一副1.66米高净瓶式的石蜡烛台,送至祠山庙 。从此,每年始烧蜡烛,举行灯会,后人更名为蜡烛庙 。
村前桥、亭
村前桥、亭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村前自然村 。

文章插图
村前桥
桥为横渎桥,青石质,系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单拱桥,南北走向,桥势平坦 。桥长16.5米,高2.6米,桥面宽3.15米,桥堍宽3.85米 。南北桥坡各有石阶15级 。因年久失修,石阶已呈倾斜 。道光十一年(1831),有善举者薛焕如、薛双喜等人以赵公为榜样,发起劝捐修桥 。

文章插图
村前亭
桥成后尚有余资,乃筑亭于桥南堍 。桥亭是横渎桥的附属建筑 。亭畔立有维修碑记 。古石碑是古桥古亭建筑的历史佐证,具有史料和艺术审美的价值 。
1988年11月,武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2008年2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常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文章插图
我的舌尖美味湟里牛肉
湟里牛肉,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

文章插图
湟里古称“埠头”,是沟通常州、宜兴、金坛、溧阳四地的重要商埠,旧有“四县十六镇交界”之说,尤以牛市享有盛名 。这里不仅进行耕牛的买卖和交易,还从事肉牛的屠宰和烧制 。南来北往的商客云集,跑长途的人们常常在此歇脚,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解乏,渐渐地,“湟里牛肉”声名远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