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从东部大开发、崂山板块的崛起,成功的逆袭青岛老市区的历史,说明了“板块轮动”对青岛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
对此,有朋友是持怀疑态度的 。不能说完全没道理 。毕竟“东部大开发”是外力强力推动下的“板块轮动”,离开外力是否依然会“轮动”,会让人怀疑 。
单纯看“东部大开发”,这些人的疑问是很有道理的 。此外,说起西海岸,还有人这么回复我:

文章插图
这个问的也没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说现在发生的众所周知的能让全社会按下暂停键的事情,更让人意识到,有一所三甲医院在身边,是多么的让人感到宽心 。
站在青岛“东部大开发”的历史角度,很多人当年为什么“宁要沧口一张床,不要东部一套房”“宁可呆在老四方,就是不去辛家庄”,并不单纯是这些人没有眼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当时新兴的五四广场周边区域,医院、学校相比红瓦绿树的老市区严重不足,生活不便 。
譬如说上篇说的我父亲,1998年分房,选团岛不选麦岛,并非完全看不到麦岛的发展,只不过那时候我还在读书,那时候316路公交车还没开通(或者刚开通),321路公交车更没谱了,从麦岛去青岛二中(现在的育才中学)还要在中山公园转一遍车,在那个还没有私家车的年代,确实特别的不方便 。
东部大开发那阵子我还是标准的小朋友,只记得哪里还是河,哪里是菜地,对东部地区医院、学校的建设历史,印象不深 。那就再讲一个稍微晚一些的,我能亲历得印象更深一些的,而且崛起不是因为外力强行驱动的另一个“版块轮动”——浮山后 。
关注风水师的粉丝们,可能会发现,我现在讲西海岸的时候,往往会用浮山后做对比对象,说明“不买西海岸依山傍海的房子,花大价钱买这个推开窗户一堵大山的地方就是钱多烧包” 。

文章插图
但是浮山后这个地方,从一开始就是以“钱多烧包”形象示人吗?可不是这样 。在老青岛人眼里,浮山后曾经是个标准的老巴子才去的地方,房价不是现在的四五万元一平方,而是四五万元一套房……
听听浮山后的地名就知道了:错埠岭、洪山坡、河马石、大埠东、小埠东……

文章插图
浮山后的第一批落脚者,主要在错埠岭到河马石一带,都是原来延安三路以东,仲家洼区域改造的安置户 。时间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末 。
为什么是90年代末呢?青岛28路车1997年开通,当时路线是台东-劲松路,我记得当时放了学和同学乘车去探路,从二中出发坐1路车到台东再换28路,终点站在一个大桥附近(现在的福辽立交桥),回家以后,因为浪费四张三毛钱的学生本票被家长好一个训斥 。

文章插图
28路车一开始只到现在的劲松一路附近,汽车东站是后来延长过去的
虽然那时候更多关注的是二元一次方程两个根式解,元素周期表能不能背三遍这样的事情,但是很明显,1997年28路公交通车,紧接着又开307路、308路,意味着当时已经有了“浮山后”这个概念 。
1997年,浮山后有好医院、好学校吗?没有 。有配套商超、农贸市场吗?也没有 。也难怪那个时候,很多人打心里是不愿意去这个地方,甚至都觉得住到浮山后住“低人一等” 。
- 青岛市北区医疗养老院
- 青岛福山老年公寓
- 青岛佳友儿女养老院
- 青岛永新老年护理院
- 青岛鹤鸿春康健管理中心
- 青岛夕阳红老年公寓
- 青岛金大地博爱养老院
- 青岛孝亲医疗养老院
- 青岛市今康福老年公寓
- 青岛违章处理可以代办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