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年中最冷的阶段即将来临 。
在冷得很复杂的中国,北方的冷被称为是物理攻击,抵抗靠装备——暖气;一进屋就马上暖和了,最后脱得只剩T恤,有时候热得不行还得配根冰棍儿 。
过冬天对北方人来说如下:

文章插图
而南方的冷被称为是魔法攻击,即便穿得再厚,裹得再紧,也冷得“扎心” 。

文章插图
南方的小伙伴在屋里除了用意志力麻醉自己“我一点都不冷”外,暖宝宝、空调、电热毯、“小太阳”也统统上阵……

文章插图
但你知道吗?这些取暖“神器”背后有许多安全隐患 。今天袋鼠麻麻要和大家唠唠如何健康、安全地取暖 。
暖宝宝是利用化学原理,撕开包装即可发热的贴片,发热温度一般在60~70℃之间,发热时间为10~12小时 。它贴在身上能热敷抗寒,深受女性、老人等群体喜爱 。

文章插图
但需要注意的是,别看是一片小小的贴片,其威力也不容小觑,如果暖宝宝直接贴在皮肤上很可能造成低温烫伤,婴儿、孕妇、老人不建议使用 。
一组实验表明:将3片暖宝宝分别贴在3个鸡蛋上,放置时间分别为:1小时、3小时和6小时 。1小时后,鸡蛋没有太大变化;3小时后,鸡蛋外壳明显发热,蛋清逐渐凝固;6小时后,鸡蛋烫熟了 。

文章插图
其他人群使用时要注意:
1、购买时要选正规品牌,并查看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泄露、结块等现象;
2、睡觉时尽量不要使用暖宝宝(人体意识不清,对热度不敏感,容易受伤);
3、白天使用时应贴在内衣或袜子上,并且注意避开皮肤薄的地方,同一部位使用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
冬天,不少人喜欢用热水袋暖被窝,但一定要警惕低温烫伤和爆炸 。
医生表示,皮肤某个部位长时间持续接触60℃~80℃的温度时就会发生低温烫伤 。

文章插图
有三类人是热水袋“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1、腿脚不便、长期卧床者;
2、敏感性相对较差、皮肤娇嫩的儿童;
3、酒后意识模糊、敏感性降低的人 。
如果热水袋破裂漏水,后果也不堪设想 。
之前就有报道,8个月大男孩小磊睡午觉时,父母在他身边放了个热水袋,结果邻居家来做客的小孩戳破了热水袋,引发了烫伤事故 。男童送到医院就诊时,右大腿、两只脚都是惨不忍睹的大水泡,需要住院治疗 。

文章插图
建议睡觉前,一定要从被子里把热水袋拿出来 。
此外,电热水袋,还有爆炸风险 。

文章插图
11 月 26 日晚上 7 点钟左右,在盐城射阳县城百盛花园小区,丁先生的妻子在家中,将一只电热水袋放在被窝里,插上电源进行加热,结果导致电热水袋爆炸,引燃了床上的棉被和席梦思,火势迅速蔓延 。
- 上避孕环需要注意什么 避孕环图示
- 安全门卡怎么用图解 安全门卡是什么
- 隔离霜和隔离防晒霜有什么区别 隔离霜防晒霜哪个先用
- 医大二院妇科谁最厉害 医大二院电话咨询
- 八月份的生辰花是什么花 八月的生辰花是什么花
- 快手电商宠物生活类目行业资质要求
- 投案与自首的区别是什么
- 房子不买3.7.10.17楼是什么意思?
- 蚯蚓究竟是益虫还是害虫有什么凭证?
- 家里摆放什么镇宅旺财 家里摆放什么镇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